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连续视程IOL植入术的56例(56只眼)白内障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65±9)岁。根据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分为低散光组(<0.75 D,28例)和高散光组(0.75~1.50 D,28例)。记录2个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距离(5 m)、中距离(80 cm)、近距离(40 cm)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以及离焦曲线、快速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及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得分等数据并比较。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M(Q1,Q3)]分别为0.05(-0.06,0.10)、0.08(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11(0.00,0.20)、0.14(0.10,0.21),裸眼近距离视力分别为0.28(0.20,0.32)、0.26(0.20,0.30),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7(0.05,0.30)、0.14(0.04,0.22),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1.00至-4.00 D,以0.50 D为间隔的各处视力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在暗视状态的低、中、高频下的快速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28、0.77±0.3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者在4.0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总像差分别为0.59±0.18、0.74±0.51,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30±0.13、0.37±0.25,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及球差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的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总得分、近视力得分及远视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度数为0.75~1.50 D与<0.75 D的视觉质量相当。
出处 《中华眼科杂志》 2022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