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楚辞体”作品在汉代的流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0-01-11
/ 1
我国古代学者和现行文学史大都认为,《诗经》变而为楚辞,楚辞变而为汉赋。其实并不尽然。且不说“楚辞”的形成自有其独立的源头,而非由《诗经》所孕育,便是“楚辞”的发展去向又何尝只有“赋”这一条路线?从文学史的事实看,除了对七言诗等其他文体的影响外,“楚辞”在汉代分明有两条主要的发展轨迹。(一)其词藻、结构等许多形式方面的特点,与荀子的《赋篇》、战国时期的纵横之说等共同构成汉赋的直接源头,后经枚乘的《七发》和伪托的宋玉诸赋(除《九辩》外),渐次演变成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大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