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1-21
/ 1
作为一位伟大的批判哲学家,马克思反感对纯粹的形而上学进行思辨;相反,他总是把研究的焦点投射于社会现实,深情地关注着人的生存环境,执著地追寻着人的生命的终结意义。本文就试从人文关怀维度去探讨研究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以进一步诠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代意义。一、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对私有制社会中工人的异化生存状态表示了深切同情,同时他还敏锐地指出资产阶级也处在另一极的异化生存状态中,所有人均进入了马克思异化批判的理论视野中,这是马克思异化理论人文关怀维度的一个突出表现。(一)私有制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异化生存状态。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并发表,它极大地震撼了西方思想界,也使得指责马克思主义为非人化理论的流言不攻自破。《手稿》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表现作了全面揭示,对工人非人化生存状态的根源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具体表现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1.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注意到,在私有制条件下存在着这样一种既荒谬同时人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