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冲动与利率管制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4
/ 1
内容摘要: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关注如何通过使用新技术降低消耗,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规范企业投资行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促使企业自发完成这种转变。
  关键词:投资冲动 利率管制 增长方式
  
  “十一五”时期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挑战。过去的20年,我国依靠着由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的扩张和驱动作用,实现了世界罕见的增长速度。但是这一增长方式在快速增加的经济总量、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以及迫切的全球竞争压力下是难以持续的。尤其是在最近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原有的增长模式所造成的经济、社会、环境矛盾显得格外突出。要在未来五年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国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来自政府和民间的投资冲动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是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实物资本的积累,并耗费大量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而提供的就业能力却增长缓慢,从而偏离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而导致我国原有投资和增长模式特点的原因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包括金融管制在内的制度因素也是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不能忽视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表征
  
  尽管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劳动力资源,但是过去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却是资本密集型,它严重依赖实物资本的积累,并大量耗费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与之相伴随的是我国的城乡就业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大幅度的增加。这一点在我国“十五”期间表现的尤为明显。
  在我国最近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中,1996年可以视为经济由扩张转为收缩的一个转折点,从1998年开始,我国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的影响,开始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尤其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要投资方向。伴随房地产、汽车、钢铁等行业的高速增长,整个经济从2002年开始进入下一个上升通道。而推动宏观经济加速扩张的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加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加使得投资占GDP的比重急剧上升,2003年和2004年的投资率更是上升到47.39%和51.33%。投资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快速增长。所以从2001年,我国的重工业增加值在总的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60.6%增加到69.1%。
  重工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另一方面又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同时重工业的高速发展所能带动的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增加却十分有限。所以,反映在统计数据上,就是“十五”期间全国的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能源产量的增长率较高,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8%、21.9%、10.6%、11.6%。但在工业领域,高增长的同时就业增长步伐却十分缓慢,年均就业增长率仅为0.7%,2004年甚至首次出现负增长。
  也正是在新的一轮经济增长过程中,一些曾经被经济发展所掩盖的问题在21世纪初变得格外突出,如贫富差距的拉大,三农问题、资源的密集使用等。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传统的增长模式中,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是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这种模式虽然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全要素生产率不会有太大改善,所以不会给原有的就业者带来多少收入的增加。同时,增加的投资在形成了生产能力之后无疑会加剧产品的竞争,并进一步降低产品的价格,这也是其他国家指责我国向世界“输出通缩”的原因。不仅如此,由于这一轮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使得经济呈现出一定的“资本替代劳动”的特点,所以,工业领域所能增加的就业十分有限,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样就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毕竟在第三产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农民从低效率的农业中所能获得的收入增加是非常有限的。此外,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明显提升,以及投资增加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资源消耗项目,使得能源与原材料紧缺的矛盾在最近一轮经济扩张过程中显得格外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