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3

改旗易帜

尾随泰国实行浮动汇率之后,一贯主张应严格控制本国外汇制度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纷纷“改旗易帜”,决定放宽本国汇率管制,将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或变为浮动汇率制,或放宽了本国货币的交易范围。这一举措表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对原来的固定汇率制失去信心。

美林公司新加坡分公司一名高级经济学家指出,汇率自由化是发展趋势,因为加强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要比靠地方保护来维护货币稳定更切合实际。泰国、菲律宾等国放宽汇率管制将有助于东南亚各国冲破教条主义的限制,将本国货币推向国际市场。

美林公司所作的是一种理论的,乐观的推测。而这些改旗易帜国家政府的当事人,对于前面的路,心中不能说都很有底。因为正是固定汇率制带来了东南亚这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和繁荣昌盛,放弃它而采用浮动汇率,福兮祸兮,难以逆料。

日本试图扑灭这场大火

在泰国金融危机暴发时,日本这一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企图平息这场危害亚洲经济发展的灾难。日本当局决定立即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以维持泰国铢的稳定。东京称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度出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那样的大灾难。

在泰国之后,日本几乎对于受金融危机波及的国家都送去了10亿美金。

《日本经济新闻》7月19日报道说,泰国财政部长赴日本访问,以谋求日本方面向泰国提供资金援助以帮助它渡过这个金融困难时期。日泰财长对帮助泰国渡过这个危机提出了一揽子计划,其主要措施为三个:第一个措施是日泰联合行动买进泰铢,以干预泰铢的进一步下跌。第二个措施是日本银行继续向泰国中央银行提供贷款,日本将向泰国发放400亿美元的贷款。第三个措施是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日本输出入银行等金融组织提供金融援助。日本劝说亚洲开发银行参与这一行动。在日本的影响下,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国也参与了此次拯救行动。

如此关切!但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些年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正在慢慢进入日本的轨道,它们同日本的贸易日益增加。日本与美国和许多亚洲国家之间出现了大量贸易顺差,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亚洲的这种不平衡现象会渐渐减少。日本很可能将增加在亚洲的投资和扩大对这个地区的出口,而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今后,日本也许用它与亚洲之间的贸易逆差来抵消它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可能还有马来西亚的货币贬值必将影响到日本的地区战略。这也许是一种解释。

而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在泰国大多数冒有风险的投资商们并不是把他们的存款投入新兴市场公共基金的那些美国人(比如向墨西哥投资的那些人),而是日本银行。依赖出口的日本(比美国依赖出口的程度要大得多)对让较小的亚洲国家通过货币贬值获得具有竞争力的贸易优势地位感到不安。

有人认为,也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日本人愿意给泰国及东南亚人钱而宁可维持现状,不愿他们进行必要的政策改革。

列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名单 

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蔓延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快派出专家组到泰国进行考察,了解泰国金融危机的真实情况。并首次利用“紧急筹款机制”向菲律宾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减轻菲律宾比索所承受的贬值压力。

在这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泰国的贷款为零,而这一次泰国打算充分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短期临时贷款安排,筹措必要的储备金以确局势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亦不断提高救援金额,到本书截稿时为止,金额数已达到172亿美元。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以美国为首的援助国自1995年为墨西哥融资将近400亿美元以来,对单一国家所提供的最庞大贷款计划(美国这回未承诺援助,但它将通过参与该基金组织的职务来支持这个拯救计划),其中,除了货币基金组织和日本各承诺贷款40亿美元外,澳洲、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也各承诺贷款10亿美元,韩国和印尼将各提供5亿美元贷款,中国同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银行可能提供总共30亿美元的贷款。

泰国向世界银行申请的贷款额亦达到1500亿美元。

这样一来,泰国从具有雄心壮志的亚洲虎之一沦落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需要救援的名单中。

然而国际金融组织的一些分析人员指出,此举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泰国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缺陷。因为东南亚国家正是在长期依赖外国资本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又没有及时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使贸易逆差巨大,导致金融危机的。

采取挽救措施

这场货币危机直接是由投机浪潮引起的,所以东南亚各国的政府反应和所采取的应急性挽救措施明确指向了投机活动。

作为打击投机活动的措施之一,是严肃市场交易规则。菲律宾中央银行于7月22日宣布,停止美元期货交易3个月。菲律宾还将商业银行原获准持有相当于资金总额二成的外汇减为一成,并宣布凡违反规定的银行将被责令停业整顿。马来西亚为了打击货币投机大户,规定从8月4日起,本国银行同每一个外国客户进行的马货币林吉特的掉期交易最高额为200万美元,超过限额的银行必须暂停与有关外国客户的同类交易,直至符合规定为止。

东南亚国家采取的第二个重要措施,是整顿金融体系,建立银行风险防范机制,避免金融业出现新的问题而影响经济发展。泰国政府于8月5日宣布,它将关闭42家有问题的金融公司,并建立银行储备金保险项目。前几年,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房地产业盲目发展,供过于求,呆帐严重,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风险。根据这一教训,东南亚国家目前都明确规定,银行给某一行业的贷款不能超过贷款总额的20%。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开始改革国内的金融体制以适应新的金融形势。韩国也开始了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

东南亚国家采取的第三个主要措施是努力保持物价稳定。在菲律宾,石油等能源产品依赖进口,比索贬值之后,能源产品价格的提高促使其它产品价格上升。为了减轻货币贬值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菲律宾政府从7月底开始,恢复了国家物价监督委员会,督导全国各地消费品价格,处理哄抬物价的不法商人。其他国家也针对本国实际,采取了稳定物价的措施。

在这场危机中,投机商之所以连连得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储备普遍不足,使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行动难以奏效。对此,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于7月25日签署了一项协议,将8月初到期的通货交换条约延长一年,以联合打击货币投机活动。根据协议,任何签约国遇到国际收支周转紧急需要时,其他国家将提供短期流动性资金予以援助。

鉴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这些国家开始把考虑重点放在实行更为有效的吸引外资的能力,提高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的措施上。他们利用这次货币贬值的机会,大力促进产品出口。泰国投资委员会在7月9日发表的声明说,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提高本国经济的出口能力和发挥该国的人力优势。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采取各种措施,对出口型企业进行扶持,鼓励增加出口商品生产。泰国中央银行建立了200亿泰铢的基金,为全国主要的出口型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目前已有13个大企业申请了这类贷款。泰国投资委员会最近还对珠宝业等创汇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并首次允许外国人在珠宝业方面建立独资企业。

脆弱和多变的市场

二个多月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翻云覆雨,起起落落,这场风波何时了结,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到现在为止,货币市场和股市的回稳、腾升至少有三次了,但接下来的是更深的跌落和更大的震荡。恐怕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我们对于暂时的回稳和没有把握的飚升,都应该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脆弱多变的市场。

8月21日,即东南亚市场第二次回稳后,新加坡研究公司标准与普尔一名分析员,在其操盘战术性文章中表现出了这种态度:

投机热钱昨日暂停攻击东南亚货币,促使本区域货币回稳,这可能是暴风雨前夕的宁静。东南亚货币的回稳将为时短暂,一旦新因素涌现,货币市场可能掀起另一场“狂风暴雨”。现阶段,零吉只是巩固美元也出现一些套利活动;马币兑美元汇率昨日回稳,最低曾做2.7832,过后在2.7710左右水平徘徊,闭市报2.7665/95,不过,马币在伦敦市场开市再跌,兑美元汇率跌至2.7832,惟在早市曾做至2.7680水平。交易商认为,如果零吉未再扬升,则料将在2.75至2.80水平巩固。看样子,货币市场昨日的回稳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目前断定美元兑本区域货币汇率已经见顶仍言之过早,许多护盘基金只是先套利,以在月杪时结帐。印尼盾和泰铢昨日也同样回稳,分别在岸外市场以2.864和32.675水平交易。港元在现货市场也持稳,兑美元汇率报7.74水平。交易商指出,由于本区域的货币不稳定局势料将持续,因此香港的银行同业拆息率料将继续保持水平。惟香港金融管理局仍没有进场干预的迹象,显示该局有信心可赢得银行界的支持。另一方面,菲律宾中央银行昨日宣布冻结隔夜借贷,以抑制比索贬值所掀起的通胀压力。接近菲央行的消息指出,冻结隔夜借贷的行动将是暂时性的,惟目前仍不知将为时多久。菲央行以18%隔夜利率,每日借贷比索给银行。交易商指出,这可能是菲央行调高银行的法定储备金的前奏,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这是央行控制通胀率的其中一项可行方法菲比索兑美元汇率昨日以29.98开市,并在29.98至30.15之间窄幅波动,平均报30.024。银行界担忧,如果比索继续贬值,菲央行将调高利率抑制通胀。  9月4日,印尼政府采取10点改革配套,其股市当天就开始从21个月以来的新低点强力回弹,并在三天内成功取回115点或24%的失地。马来西亚股市也在首相马哈迪尔突然宣布撤消对100指定股的限制和延迟发展大型项目后,取得自1994年以来单独一个交易日里的最大涨幅(90.47点)。本区域其他股市如新加坡、马尼拉和曼谷,也同样取得强劲的表现。不过,许多分析员和基金经理在受访时仍然持著谨慎的态度。野村研究中心的区域策略师朗特里说,我们认为持有现金还是比较安全,我不认为最坏的情形已过去。即使货币投机分子最后终于离开东南亚区域的货币市场,让近两个多月来饱受狙击的东南亚货币恢复平稳,本区域好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仍然会继续出现赤字至少到明年,因此问题还是存在的。BT基金管理公司的副总裁福斯特也认为,由于市场太过不明朗,太过变幻莫测,要有一套前后一致的投资策略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市场,像我们这种选择公司股票的人只好回去,我们最基本的投资原则,也就是看基本因素”。

根据海外传媒引用的全球14名外汇专家的预测,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货币在本年底前仍会进一步走软,其中泰铢到近年年底对美元的比价可能还会下降5.5%,菲律宾比索可能再跌2.3%,马元跌1%,印尼盾跌1.3%。这就是说,东南亚国家的货币仍会时起时伏地动荡,总的走势可能趋软。

对于东南亚发生的这场金融风波来说,真正平息下来,还须假以时日,尚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我们至今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亚奇迹的挑战

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被世界誉为“东亚奇迹”。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问题。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东亚经济近年来高速增长时积累起来的一系列问题的一个爆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挑战。

事实上,近年来东亚经济的增长幅度明显地放慢了。从1995年起,中国香港和台湾省经济相继步入了调整时期,GDP的增长速度大为减缓。从可预见的时期内,台港经济在1997年并无强劲回升。

南韩的经济在经历了94年和95年两年的高速增长后,由于出口支持乏力,设备投资不足,今年的增长幅度要大大放缓,预计要在1997年后才能有明显的复苏。

日本的经济受大量的金融呆帐制约,而且近来被野村和山一等公司的金融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因此日本经济即使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零增长了几年,今年的经济也只能见到复苏的迹象,不可能有强劲的反弹。

泰国的经济增长与东亚其他国家的经济一样,从1994年起就出现后劲乏力的迹象。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按现价计算1996年比1995年增长了13.4%,货物和劳务的进口同比增长了14.0%,但是货物和劳务的出口却只增长了9.2%。因此,泰国的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劳务的输出正在下降。1994年泰国的经常项目的收支就出现赤字。1995年泰国的外贸平衡出现100.7亿美元的赤字,1996年为139.2亿美元的赤字,增长38.2%。

现在泰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预期的5—6%低4个百分点,只能达到1—2%。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了,气球被吹破了。企业的资金大量被套死在土地上和闲置卖不出去的商品房上。银行收不回贷款,外资对泰国金融的信心产生了怀疑。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商于是兴风作浪,购买美元,抛售泰铢。泰国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就这样一日之间大厦将倾,垮将下来。

亚洲金融市场专家指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对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形势来说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减轻东南亚国家对外资的过分依赖,同时也可以提高国内储蓄的利用效率。东南亚国家对外国资本的长期过分依赖是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货币都是以各种方式钉住美元,泰国也不例外。但是泰国长期以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使得泰铢很难保持与美元的比率。东南亚国家要么提高本国利率以吸引外国资本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要么任其本国货币贬值。

主动让本国货币贬值、降低国内利率以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成功的办法。韩国、印尼和菲律宾这样做了,他们成功了。他们的经济得以重新活跃起来,而泰国不这样做则吃了苦头。

东南亚及东亚未来走什么样的路,肯定需要重新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