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服装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4
/ 2

【摘要】文章论述了服装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属性。从服装的起源和功用开始探索了服装是艺术性和功用性合一的天然属性;对于服装的起源与功用的不同诠释,形成的诸多见解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服装作为一种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积累所蕴含的多种作用,并且探讨了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将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服装;科学性;艺术性;人体
  
  服装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从来就是一个迷惑困扰设计师的话题。如今,在我国,服装设计领域有这样一种氛围,那就是片面追求服装的艺术性,设计中多半是表现在注重对艺术性的执着上,偏重于平面形式及美学意义的展示式表现,偏重于从美学角度考察服装的款式及色彩搭配,而忽略了服装创造中的服装——人——环境系统的和谐统一,往往是以牺牲服装的可穿着性或舒适性等为代价的。即缺乏用理性、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服装创作。本文试图从服装的起源与功用、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服装的结构、服装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服装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服装是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一)从服装的起源看服装的艺术性和功用性
  服装的起源与服装的功用是紧密相联的。通常人们认为服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而衣服的功用性又形成了服装文化的起因。服装的功用与服装文化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随着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不断丰富,从而造就了灿烂的服饰?文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推进及各种文化的交流、渗透,服装又不断地在宗教、哲学、政治、教育等上层建筑领域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现代生活日新月异,当今的服装已不只是单纯地专注于实用及装饰性能,而更着意于艺术性与科学性。人们通过服装表达自我,显示个性与风采;也通过服装来显示教养与身份,礼节与威仪,在现代文明中求得人类与服装的完美协调。
(二)从服装与人体的关系看服装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服装的定义是指:人着衣后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服装设计的构思首先要考虑人的因素。服装就是装扮人自身,服装设计师藉以人体才能展开一切艺术表现,而且“服装设计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包括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三项内容”,处于科学研究和纯艺术之间,是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的边缘学科。服装设计是建立在以人的穿着为基础上的物质性的形而下的有形设计文化,而不是单纯的灵魂追求的形而上的精神创造。“功用”是服装设计构思中审美思路的基础,仅仅从美出发来进行构思,那是搞创作,而不是设计。服装设计的任务不光要解决设计的美感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能使产品符合人的全面要求。进行服装设计构思时必须以人为本,不能为设计而设计,不能为创意而创意,从而把服装设计推到配角位置,只有对人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服装设计时才有“针对性”、“科学性”。
  服装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应密切结合人体的型态特征,利用外型设计和内在结构的设计强调人体优美造型,扬长避短,充分体现人体美,展示服装与人体完美结合的整体魅力。纵然服装款式千变万化,然而最终还要受到人体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体态骨骼不尽相同,服装在人体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中的形态也有所区别,因此只有深切地观察、分析、了解人体的结构以及人体在运动中的特征,才能利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服装艺术得到充分的发挥。(三)从服装的结构看服装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人类穿用衣服时既要看起来美观,同时穿用者自己也要感觉舒适。前者是艺术的问题,后者是科学的问题。仅有美观而穿着不舒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在人类的历史上屡见不鲜:中国风行上千年的缠足行为就曾见女性的双足极度变形,苦不堪言,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流行数百年的紧身胸衣使西方女性的躯干严重变形,给当时的女性带来了一系列的疾病,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寿命。进入20世纪后,人类的服装一直在努力的摆脱传统重装的束缚,朝着轻装化、简朴化、中性化和自由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与社会形态的进步有关,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对自身机能的认知的提高,人类发现几个世纪以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沉重的服饰正在吞噬着自身本来所具有的各种生理机能,于是,出现了阳光浴、海水浴、沙滩浴等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来试图找回和提高人体自身机能的现象,甚至在西方还出现了“裸体主义运动”(nudism)这种极端的行为。丹麦学者R.B.Johansen在所著《着装的历史》一书写道: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对穿很多层衣服的崇拜心理已经衰退,如今终于从这个人造的“壳”中解放出来,“懂得了自由地接触阳光、空气和水,进行各种运动,这是现代人类最大的进步和发现,而不是电视机和原子弹。”现在的时装发布会上,模特儿们越穿越少,薄、透、露现象已经风扉全球,这就不仅是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单方面的原因。一件理想的时装,在结构上首先考虑的是应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和运动特性,要便于穿脱,便于行动。服装设计师不仅要具有艺术家一样的造型艺术感觉,而且还要具有工程师一样的科学态度,一件能为大众喜爱的时装,一定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产物。


  二、服装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晶
  什么是艺术?所谓艺术,首先是“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现实生活,也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18页)形态”。或则说,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生活的美;这种饱含思想感情的多彩形式就是艺术。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就是经过对生活的提炼,运用一定的技巧,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或是感受。 服装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它以款式、面料、色彩三要素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迪奥说,服装是一件生命短暂的建筑作品。其实服装设计大师们设计的每套服装都是雕塑、书法、绘画。服装是环境艺术、人体艺术、行为艺术的综合体。服装设计不是简单的做衣服,而是通过服装这种艺术语言,从服装的角度来表现现代人的整个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独有的着装行为从一开始就具有追求美观的艺术性和保护生物个体生存、便于生活的科学性这双重目的和属性。服装设计从属于艺术的大范围之中,却有着它鲜明的独特性。服装设计的构思也自然有着这种共性与个性,其具体特征表现为“特定性”、“创造性”、“深刻性”与“整体性”。归纳起来现代服装设计必须具备:安全、健康、舒适、功能、美观、个性等理念。因为它们是人与人、人与服装、服装与环境、环境与人各个系统关系的整合,从而提升了服装设计的新理念。注重这些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是服装走向科学化、人性化、人本化的关键。只有将这些理念融合到一个非常和谐的切合点时,创意的灵感才符合服装设计的整体要求,既包含服装美学意味,又具有服装理性内容及功能妙趣。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了服装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只有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才是服装设计的理想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