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效果

王晓红 郭文娟

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威海2643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加强病情干预和指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心衰,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舒适护理,分析围术期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15.1±2.7)和(18.5±2.2)分,对照组为(20.6±3.5)和(22.6±3.4)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3%(61/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1%(57/64),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策略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心理不良情绪,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全面呵护与管理,对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心衰;舒适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排血量降低所引起的,患者的机体代谢无法得到满足。在相关数据中,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在我国老龄化日益明显的当下,患者的人数增多。在治疗期间,患者多需要卧床休息,这也是导致血流速度变慢的因素【1】,由此,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心衰,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的护理策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其均诊断为慢性心衰,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其中,男性74例,女性54例,患者年龄在6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6±3.5)岁。从疾病情况上看,涉及到不安心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等,且在NYHA的分级中,2级人数34人、3级人数55人,4级人数29人。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为舒适护理,首先由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康复速度慢,由此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讲解,增强治疗信心和依从性,在心理护理的协助下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其次,在体位管理上帮助患者调整床头高度、温湿度,保证病房的安静。在吸氧舒适度护理上要针对氧流量进行控制,对注意事项进行告知,并做好感染的预防工作。最后则是输液的舒适度护理,防止滴速过快而导致的心衰加重【2】。在穿刺行为上也要避免反复性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做好生命体征的全面监护。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析,采用SAS和SDS量表作为依据。其次,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价调查,优化护理行为。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认识到不同方案之前存在的差异性,这对指导日后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实验在护理满意度上为计数统计,在焦虑和抑郁情绪情况上则为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15.1±2.7)和(18.5±2.2)分,对照组为(20.6±3.5)和(22.6±3.4)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3%(61/6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1%(57/64),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4

28.6±3.2

20.6±3.5

27.6±3.3

22.6±3.4

观察组

64

28.3±3.4

15.1±2.7

28.1±3.5

18.5±2.2

t

-

0.532

2.365

0.524

2.321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在焦虑、抑郁的情绪下也会导致护理工作受到阻碍,缺乏依从性【3】。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缺乏基础医疗知识,在治疗理念、观念上也需要进一步的讲解,需要在开展舒适护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其认知的改变。舒适护理措施能从体位、吸氧、输液等方面加强优化,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能真实的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给予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支持,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舒适护理策略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改善心理不良情绪,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全面呵护与管理,对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丽娟.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3):97-99.

[2]马佳,朱婷婷,刘楠.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7,32(09):134-136.

[3]杨冬丽. 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