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心脏介入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王英

上海长征医院 200003

摘要:循证护理(EBN)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是“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服务, EBN已经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必要成分、卫生保健系统和21世纪护理实践的标准。心脏介入治疗是一项创伤小、患者痛苦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科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术后并发症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心脏介入术;并发症;循证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科室2016年10月~ 2018年5月行心脏介入治疗者共312例,年龄6~ 90岁,平均55岁,男女之比为5:3。其中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术58例,冠状动脉造影加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植入术106例,心内电生理加射频消融术74例,经皮穿刺肥厚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1例,经皮穿刺先心封堵术8例,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65例。心脏介入途径包括行股动脉、挠动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对上述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术后未发生低血压、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电极脱位、压疮等,发生血管迷走反射1例,穿刺局部血肿1例,皮下瘀血1例。

2 方法

科室成立循证小组,掌握循证的有效方法,针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相关文献,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实用性作出评价,确定结论。

3 循证护理实践

EBP是依据科学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是指针对患者主、客观资料与科学研究证据的最佳状态。

3.1 循证问题

主要包括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最佳处理方法等。

3.2 循证支持

根据以上问题,检索有关文献,首先确定检索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脏介入治疗术和并发症。在chinacochrane.org协作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MCC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出相关文献506篇作分析评价。对收集到的文献,本科室相关护理人员应用科学的Mete评价方法,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等做了具体的评价,最后从86篇文献中确定结论。

3.3 循证观察与应用

压迫时间:穿刺股动脉者,拔除鞘管后进行指压穿刺部位30 min,当出血完全止住后常规加压包扎,再用2 kg重的沙袋垂直加压压迫伤口6 h,6 h内术侧下肢伸直制动, 6 h后可水平移动, 12h后可下床活动。穿刺股静脉者,拔除鞘管后若无出血即常规加压包扎,若有出血则指压穿刺部位3~ 5 min,出血止住后常规加压包扎,然后再用2 kg重的沙袋垂直加压压迫伤口3 h, 3 h内术侧下肢伸直制动, 3 h后即可下床活动。穿刺锁骨下静脉者用2 kg重的沙袋垂直加压压迫伤口6 h, 6 h后撤去沙袋,术侧机体被动活动。术后观察项目:沙袋压迫未解除之前,密切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等感觉;每30 min测量1次血压;每30 min触摸患者双侧足背动脉、挠动脉搏动情况,并仔细比较双侧足背动脉、挠动脉搏动是否对称,有无强度、节律的改变,同时观察肢体的温、湿度,患者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患者面色是否红润,必要时需结合生化指标。观察沙袋压迫解除后各指标,观察时间间隔延长至2 h,下床后各指标监测即解除,但必须交代患者自身注意事项,以便及时发现延迟发生的并发症。术后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情况,血管扩张剂应从小剂量开始,发现患者有血压下降趋势及时通知医生,协助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正确活动与翻身:在制动时间内,由于患侧肢体被禁止活动,而活动身体其他部位又担心是否会牵拉患肢,担心沙袋是否会移位,因此,患者躺在床上几乎不敢进行任何活动,即使活动也是小心慎微,时间一长导致患者腰背酸痛,全身不适,严重者导致肢体麻木,甚至压疮,患者也多表现出烦躁焦虑,睡眠不佳,无法休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生理上的痛苦,教会患者正确在床上活动的方法:患肢制动时,其他肢体可做主动或被动的伸、展、屈的活动,幅度宜小,发力宜轻。正确翻身:一方面为了避免局部皮肤受压时间过久引发压疮,另一方面可缓解患者腰背部的酸痛不适。具体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向患侧翻动,角度不超过45°,背部稍前屈,患肢伸直,健肢弯曲,腰部垫一软枕,并需施加一定的侧压,以保证有效翻身,每次翻身时间小于30 min,间隔1~ 4 h,同时护理者以微笑的面容、柔和的声音与患者交流,详细指导正确的活动方法,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平卧不宜翻身者腰背部作被动按摩,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舒适。饮食: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胀气的食物,以半流质和软食为主,增加维生素、水和植物纤维的摄入量,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术前不需禁食,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更要掌握术前进食时间。对于上午手术的患者,早餐可进食半流质达70%~ 80%饱;下午手术患者中午正常进食70%~ 80%饱。对于手术危险性大,或有可能发生误吸的患者,适当减少进水进食,但要采取静脉补液的方法弥补血容量的不足。排便:指导患者在床上解便时注意勿增加腹压,以避免因腹压增加诱发出血。不习惯床上排便、排尿者,遵医嘱予以缓泻剂,以温水冲洗会阴部,听流水声,腹部热敷,环形按摩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膀胱大量尿潴留诱发迷走神经兴奋。

其它护理: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护士陪伴身边,加强患者心理疏导,维持静脉通路,备好阿托品、多巴胺、异丙肾等急救药品,保证抢救器材到位,穿刺点应用局部麻醉以减轻疼痛刺激。

4 小结

循证护理的开展,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和文献,并且通过讨论,制定出一个最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促进临床深入细致地开展护理活动,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早期干预,在护理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达到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 鑫 ,肖向莉 ,张欣 ,等.循证护理在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 8) :2805-2806.

[2] 魏 亚怀. 循证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减少 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 1) :137-140.

[3] 宋润路.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卧位与并发症的关系[ 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7): 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