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解表药药性与现代药学的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探讨解表药药性与现代药学的联系

马玉莹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新药特药分公司 150000

【摘 要】中医学历史悠久,在进入到新的医药发展时期,要借助现代医学理论与技术来提升其科学性。在中药系统中,具有促使发汗与解表疏肌功效的药品为解表药,其能够将表证解除,同时发散表邪。常用的解表药包括发散药与发散风寒药,区分不同的解表药可通过药品的主治差异与药性差异。为了能够更加安全合理地运用解表药,应当将其与现代药学进行联系,形成更为完备的解表药应用理论系统。

【关键词】解表药;药性;现代药学;联系

在现代药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中药药品,需要对药品的基本药性进行把控,减少药品的负面影响,实现对症用药的需求。结合中医的理论系统可知,病在浅表被称为表证,一般出现在患者外感初期阶段,其肺部受到影响,具体病症的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寒、咳嗽与鼻塞等,用现代医学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可知其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基本症状。现依托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其与解表药之间存有的直接联系。

1 解表药概述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多具有辛味,主人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解表药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辛温解表药,又称发散风寒药,性味多辛温,主能发散风寒,发汗力强,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等;二是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性昧多辛凉,主能发鼓风热.发汗力虽较缓和,但长于透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

2 中药药性分析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有四气,五昧,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澈味的具体表现。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趋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病患的病位相同。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有毒无毒,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

3 解表药的应用情况

温性解表药,是指药性温,以治外感风寒为主。如麻黄,性温,主治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发汗力较强,使风寒之邪从汗出而解。桂枝,性温,主治风寒表虚有汗证及风寒表实无汗证,桂枝发表助阳、温通静脉,促进发汗,解热,利尿,抗病毒等。寒凉性解表药,是指药性寒,凉,以治外感风热表证为主。如薄荷,性凉.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桑叶,性寒,主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的咳嗽头痛。

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主要味为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辛味药可入皮毛胺理同时宣散透发表邪,用以防止表邪进一步入侵。这些足以解释解表药多辛昧,将其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也是此因。辛和温热,寒凉结合,用治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

辛味解表药.主要是挥发油,苷.生物碱。中医认为。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辛能散能行”。辛味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血臂系统。现代药理研究.辛昧解表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挥发油中的姜酚和姜烯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在现代药学应用中常辛甘酸合法,如仲景温化水饮法的桂枝甘草汤,小青龙汤等。辛能通阳,甘能补气,酸能收敛,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小青龙汤组方:麻黄(去节,10一15g)、芍药(10一15g)、细辛(3—6g)、干姜(10一15g)、甘草炙(10一15g)、桂枝(去皮,10一15g)、五味子(3—6g)、半夏(洗,10一15g)。治疗内有寒饮之证的外感风寒证。麻黄,辛温。细辛,辛温。桂枝,辛甘。生姜,辛。芍药,苦酸甘草,甘平。五味子,酸温。辛散和酸涩相结合,既散寒而又不伤肺气,既敛肺而又不碍祛邪,恰到好处。

甘味解表药.主要化学成分是苷类及挥发油等。中医认为。苷,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黄帝内经·素问'中有。。甘能补能缓”。苷味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根果实种子中的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等。甘味解表药具有缓解止痛的作用,缓解治疗风寒风热感冒引起的疼痛。甘味药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

苦味解表药,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维生素。中医认为,苦,能泄,能燥,能坚。《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苦能涩能燥”。苦味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根果实种子中的生物碱,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苦味解表药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瘸,解热.抗凝血作用。苦昧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物质代谢,元运动系统不良影响。

解表药的归经。解表药多入肺经,其余依次是胃经.肝经,膀胱经。《黄帝内经》有,“形寒饮冷则伤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毛”为肺所属,然。皮毛”包括汗腺,皮肤,毛发等。“皮毛”是抵御外邪入侵的屏障,有分秘汗液.调节呼吸,润泽皮肤,抵御外邪的功能。解表药人肺经可解表祛邪。

4 现代医学与解表药之间的联系

完成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之后,可确定解表药的基本药性,着重对四气五味进行深入分析,明确解表药的轻重质地,一般认为花叶类的药品本身质轻,主升浮;考察药品气味的薄厚,气味偏薄的药品,同样也主升浮。分析药品的性味,,性温热型药品以及味辛甘型药品也具有升浮药性。分析沉浮升降时,还要注重考察药物的基本药效,可知大部分解表药都具有升浮的药性。研究药品含有的毒性情况,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毒性是药品的偏性,而依靠现代药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药物的毒性特征,主要是看药物是否会给机体造成损害。解表药大多不具有毒性,但是对用量以及用法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五味四气可以被看做是中医药理论系统中的说理工具,能够对药品的基本性能进行解释,同时也展示了药品的使用规律,如果想要达到辩证用药的应用效果,不可忽视药性的影响,现代药学与解表药的使用之间已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考虑到药物具有极为复杂的行为,剖析方剂时并不能单纯地研究各个药品成分的药性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对实际发挥效用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关注,中药需要有特定的配伍条件,如果机体状态不同,病症情况不同,其发挥出的药性也存在差异,这也使其与现代药品之间的差异。

5 结束语

无论运用哪一类医药理论来治疗患者,都应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可发挥出实际效用的药品。在开发与应用中药药品时应当把握药性特征,本文全面地分析了解表药的应用情况,同时从现代医学的视角出发,对解表药的使用展开了分析。解表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会受到使用范围的限制。为了使其在中药学领域中呈现更高的价值,还需获取更多支撑药品应用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陆燕. 探讨泻下药和解表药的现代药理解释[J]. 医学信息, 2015(40):318-319.

[2]孙舒雯, 江凌圳.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用药规律探讨及分析[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v.42;No.286(08):82-86.

[3]王丹, 邱丽. 探讨含“后下”药或解表药的复方汤剂煎煮方法[J]. 湖北中医杂志, 2015(11):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