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降糖散”治疗糖尿病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自拟方“降糖散”治疗糖尿病经验

孙占荣 1

宁夏古方中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0

摘要 糖尿病的治法中医各具特色,本次临床总结以临床实践并结合家传法归纳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为“一脏有病,三脏同治,五脏同养”为特点,以自创“降糖散”为基本方,辨证论治消渴病,改善患者症状,取得显著疗效,以此为中医消渴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辨治方法。

关键词 消渴病;五脏同调;降糖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饮食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我国百姓健康的第3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096亿,居全球首位,其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足部病变等已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成因复杂,机理各有不同,但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血糖、尿糖升高等症状。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其病变脏腑主要为肺、胃、肾,基本病理是阴虚燥热。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具有独特优势,笔者长期在临床中以自拟“降糖散”调治消渴病,效果显著,兹将运用“降糖散”治疗糖尿病经验浅述如下。

治法原则

根据家传法,以“一脏有病,三脏同治,五脏同养”为基本治疗原则。糖尿病发病特点从临床来看,大多从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受损,运化水湿功能不健开始,逐步影响到肾的主水封藏功能,日久母病及子肺阴大亏,而呈现上中下三消证候表现。如《素问·奇病论》所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本脏》: “脾脆善病消瘅。”这些论述都提示消渴病的发病之由多在于后天之本机能不健所致。

脾土受损,气血不足,痰湿日聚,肺金生成乏源。明代楼英《医学纲目·消渴》言: “盖肺藏气,肺无病则气能管摄津液。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通调水道,金郁累壅,敷布不暇,肺脏元真不通转用失常,津水失布,则口渴多饮,直入膀胱,故尿频量多且尿。”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灵枢·五变》曰: “肾虚则善病消瘅”,《景岳全书·三消干渴》言: “有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一,以致源泉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肾阳不足、水亏于下之消症也。”

消渴病消渴病虽有在肺、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至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证常可相互并见。

消渴之疾的产生及发展多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或饮食失宜或劳逸失度,而致五脏气血津液不足,脏腑机能整体衰弱,如《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本方的治则正是以消渴病的发生变化特点确立了“一脏有病,三脏同治,五脏同养”,从而达到治主病脏腑,调补全身整体脏腑功能的效果。

二、辩证论治

1.降糖散基本方: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沙参10克,生地15克、黄芪50克、山药10克、茯苓20克、苍术20克、玄参30克、丹参30克、灵芝孢子粉10克(沖服)、胰腺(猪胰腺)制粉10克(冲服)(炮制方法暂不公开)。

2.辅助疗法:维生素是参与糖脂代谢及体內氧化还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治疗中需要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D,每天三次,每次两片。黄连具有清利诸脏郁热,《本草蒙筌》:“味苦,气寒。味厚气薄,可升可降。”《名医别录》:“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黄连素片,睡前服两片。适度运动,每天半小时运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临证加减

气阴两伤型:症见“三多”、乏力、消瘦、易外感、舌质淡暗。血糖不降加生石膏50克,知母10克。尿糖不降加乌梅20克或重用花粉80克。失眠多梦加炒酸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茯神30克。心悸动加石菖蒲15克、远志15克。烦热燥加盐黄柏15克、肉桂3克。皮肤瘙痒加蝉蜕10克、白鲜皮20克、蛇床子20克、地肤子20克、苍耳子10克。腰酸痛、下肢无力、萎弱加杜仲20克、桑寄生20克。

阴阳俱伤型:症见多饮、多尿、尿频、夜尿多、腰酸冷、膝无力、舌胖淡。基本方加肉桂5克、仙灵脾30克、仙茅20克、巴戟天10克、补骨脂10克。

燥热入血型:症见“三多”、口干、燥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频发、唇红舌红。基本方加当归10克、穿心莲10克、赤白芍各10克、丹皮20克、盐黄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栀子10克、鳖甲20克,有感染者加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紫花地丁15克。

气虚血瘀型:症见“三多”,舌质紫暗、有瘀点、斑点、舌下静脉怒张,疼痛点不移。在临床上有下列西医疾病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血管病变等大多属于中医“久病入络”范畴。可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效果极佳。基本方加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20克、桃红各10克、枳壳15克、木香10克、地龙10克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合并高血压,易激动、头晕头疼。基本方加菊花15克、罗布麻30克、夏枯草30克、决明子30克、牛膝15克、珍珠母30克、磁石50克。合并肾病,症见浮肿、腰酸痛基本方加熟地20克、丹皮10克、猪苓10克、车前子10克、山萸肉20克、荷叶10克、侧伯叶10克、川断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合并肝病(肝炎、肝硬化),症见肝区痛、肝脾肿大,基本方加枸杞子15克、当归10克、熟地20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桃红各10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茵陈30克。合并冠心病、心脑血管后遗症:症见心绞痛、半身不遂、口眼斜歪基本方加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菊花10克、红花10克、海马10克、羌活10克、三七10克。合并泌尿系感染:症见尿痛、急,小腹坠胀,尿中有血基本方加石苇30克、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萆薢30克、乌药1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

三、典型案例

张某,男,42岁,初诊2010年11月12日,有3年的糖尿病史。症见:“三多”证候,人消瘦,乏力,反复感冒,血糖波动不稳,舌红,舌下静脉粗暗,脉沉细。治法:益气养阴,清胃泻火。处方:葛根15克、天花粉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沙参10克,生地15克、黄芪50克、山药10克、茯苓20克、苍术20克、玄参30克、丹参30克、鸟梅20克、生石膏50克、灵芝孢子粉10克(冲服)、胰腺制粉10克(冲服)。连服14剂,症状减轻,舌质润红,燥热已消。原方去生石膏续服14剂,症状基本消除,血糖回归正常。

四、讨论

基本方是笔者根据叶天士“玉泉散”、“生脉散”,国医大师施今墨先生的“降糖对药”(即黄芪、山药、苍术、玄参),和家传的治糖方加减化裁而成。遵循“一脏有病、三脏同治、五脏同养”的原则,求本治标,“既培先天之根,又补后天之本”,阴阳同调,恢复全身脏腑整体正常功能,使水谷运化正常,“三多”之症自愈。

现代药理硏究证明基本方中大多数药物具有很好的降血糖、降尿糖及活血化瘀抗菌等作用[1],及“以脏养脏”的胰脏粉共同作用,调动人体全身五脏机能协调作用,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方中葛根花粉生津清热,润燥止咳;生地、麦冬、沙参、玄参养阴增液;山药、茯苓养脾肾;黄芪补气强肾,固摄精微;丹参养血活血化瘀;五味子性平,味甘,归心经肺经肝经肾经;灵芝孢子粉“五脏同养”,滋补强壮,用于健脑、消炎、利尿、益肾;胰脏粉“以脏养脏”。石膏,历代医家大多认为石膏性大寒,易损伤脾胃,主张以煅者为用。现代研究进一步研究认为石膏药性以微寒为宜[2.3.4]。而张锡纯先生认为生石膏味微辛,性微寒而非大寒之物,其“原硫、氧、氢、钙化合而成,煅之则硫、氧、氢皆飞去,所余之钙已变为石灰,粘涩异常”,若煅用“则辛散之力顿消,转能收敛外邪,凝聚痰火使之不散”。治炽盛之热,“非多用不能清大热”; 治外感实热,虽“轻证亦必用至两许; 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张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药物诠释中,无论是药物分析、病例介绍石膏都几尽详细,并列为众药之首,“诚为凉药中极纯良之品”“为寻常药饵,诸凡有实热之证,皆可用者也”。无论单用还是配伍使用,更有其独到之处,使石膏变寻常为奇效之品。全方即培先天之根,又补后天之本,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润燥、活血化瘀之功,实现降血糖,降尿糖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孙琰,马玉侠.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J],光明中医,2019,34(5):696-698.

[2] 王琳,李成文,鲁兆麟.石膏性大寒商榷[J].新中医,2012,4(1):3-5.

[3] 贾志新,王世民 ,冯五金.石膏非大寒之品[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6(2):12-13.

[4] 张玉岭.陈宝贵运用山茱萸、菟丝子、石膏经验[J].河南中医,2015,35(8):1774-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