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治疗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治疗临床分析

王振顶

王振顶(河南省邓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邓州474150)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150-01

【摘要】目的中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治疗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采用YI-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为36-88岁,平均年龄53.4岁。高血压病史为0-21年,平均9.1年。采用微创碎吸术对上述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有36例存活,7例死亡,存活患者中9例重度残疾,10例中度残疾,17例轻度残疾。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碎吸手术,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快捷、手术创口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

作为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疾病,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目前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其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和内科保守治疗两种。现阶段内科治疗的病死率在50%以上,而传统开颅手术的病死率通常在30%-45%之间[1]。传统手术一般要求对患者进行全身长时间麻醉,因此会对患者的脑组织产生较大的损伤,且易引发并发症,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随之医疗技术的发展,微侵袭外科方法清除颅内血肿正被逐步推广应用。微创碎吸术只要求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迅速、创伤小、减压精准、经济效益高、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院采用YI-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采用YI-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为36-88岁,平均年龄53.4岁。高血压病史为0-21年,平均9.1年。

1.2症状与体征

患者人院时体温超过38.5℃的为14例;23例患者的收缩压超过180mmHg,15例为140-180mmHg之间,另5例不足140mmHg。7例患者单瞳散大,4例患者双瞳散大,6例患者双瞳缩小;3例患者去大脑强直,仅一侧肢体瘫痪,腱反射亢进,23例患者病理检测为阳性。从患者入院到进行手术的时间小于8h的有11例,8-24h的为26例,另6例大于24h。

1.3影像学检查结果

33例患者的血肿位于基底节区,15例患者的外囊出血,21例内囊出血,13例破入脑室,血肿量为25-150ml之间;7例则位于皮层下,血肿量为20-90ml。

1.4手术方式

术前对患者进行CT扫描,以确定头皮最佳穿刺点,采用YI-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使用电钻穿颅,连接引流管,抽出30%左右的血肿量,随后针注入冰生理盐水,进行反复震荡,对血肿腔进行冲洗,更换引流液,注入血肿液化剂,夹闭引流管4h。术后复查若还有残余血肿则再次冲洗,待血肿大部清除后拔管。

2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36例存活,7例死亡,存活患者中9例重度残疾,10例中度残疾,17例轻度残疾。死亡者在入院时已出现瞳孔散大现象,3例患者在微创碎吸术后再次开颅手术,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讨论

据相关文献显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碎吸术,较传统治疗方式具有死亡率低,肢体功能恢复性好等优势。很多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若出血时间在30分钟以内形成血肿,且出血已经停止,在7个小时左右血肿周围脑组织即会出现病理学变化,哪怕血肿较小,其对周边组织的负面影响也很大,10小时左右血肿周边组织即会出现海绵状变性、坏死、出血等继发损害[2]。周边组织被血肿压迫的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厉害,致死、致残率也随之升高。因此应尽可能在患者脑出血后的48小时内,尤其是前12小时内,对血肿进行快速清除,尽快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有效避免继发脑水肿、脑缺氧等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对神经系统加以保护,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手术较晚期手术的效果更好,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意识状态的恢复都将明显好于晚期手术。

但是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碎吸术同样存在其局限性,特别是患者大量出血、且血肿位置靠近中线结构,以及形成脑疝的患者,手术效果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存在上述情况的患者建议行外科开颅治疗。近几年,立体定向和神经导航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而大大促进了脑出血手术的定位精确程度,手术适应症宽度在逐步提高,手术创伤在逐渐减小,进而带动了微创手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微创碎吸手术,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快捷、手术创口小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唐文华,陈世平,黄晓明,袁晓东,郑安锡.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11,23(1):126-127.

[2]邢乐成.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0例体会.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8,03(17):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