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临证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香砂六君子汤临证心得

陈其剑

陈其剑(四川省西昌市裕隆回族乡卫生院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半夏、砂仁、木香)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中医归于呕吐、痞满病范围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上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特征,其临床表现以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厌食、便溏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一系列病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痘疹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药辩证施治中医复方香砂六君子汤临证心得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300-02

1临床资料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正确的生活理念。胃肠功能紊乱,消化道疾病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生活、工作质量、笔者自2006年至2010年潜心研究,仔细观察,用香砂六君子汤临证治疗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150例,总有效率90%提示本方具有补益脾气、滋养胃阴、助健运之功效。

150例患者就诊于我院中医内科,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性80例,女性70例男女之比为:1.4:1.年龄为21岁至75岁。平均47.5±27.5岁,病程最少2年最长15年。所有病例均有慢性消化系症,胃腕部胀满、隐痛、纳少、乏力嗳气嘈杂、面色萎白少华、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疗方法:以益气补中、健脾养胃、消痞助运为治疗总则,基本方法以香砂六君子汤(砂仁、木香、党参、茯苓、白术、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引自《中国医学大辞典》)湿重者加厚朴、苍术,有热者加黄连、吴萸(左君丸),血瘀者加丹参、赤芍,胃阴不足加北沙参、石斛,气滞重加佛手、香橼皮,嗳气较甚者加旋覆花,寒凝者加荜澄茄、丁香、肉桂,嘈杂重者加白蔻、菖蒲。每剂冷水浸泡30分钟后,文火煎沸后5分钟取汁3次混匀后分三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疗程1月。

2治疗结果

参考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南昌会议所拟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本组150例,经治疗后显效者120例占80%,有效者17例占18%,无效者3例占2%。治疗后有30例复查胃镜显示:粘膜充血水肿基本痊愈,红白相间的粘膜消失或好转。病理检查粘膜炎症减轻,肠道上皮化生好转或者消失。

3典型病例

董某某女42岁,住裕隆乡安全村。胃部胀满隐痛3年余,伴纳少乏力,嗳气嘈杂,面色萎白少华,形体消瘦,近一月来症状明显加重,服用吗丁啉、甲氰咪胍、胃舒平等西药疗效不显,于2010年10月前来我院求治。患者薄白苔、舌质嫩红,脉细弱。胃镜检查显示:胃窦粘膜呈红白相间,胃体部血管纹理显露,充血水肿。活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脾虚胃弱。上方加佛手、香橼、服5剂。1周后见胃脘胀痛、嗳气嘈杂减轻、纳增,去佛手加茣茱萸、黄连连服5剂。症状基本消失。纳馨寝安,体重增加,但仍感活动疲乏。重用沙参、白术、巩固治疗2周后,胃镜复查:粘膜充血水肿基本消失,红白相间的粘膜已消失。病理检查为轻度炎症,肠上皮化生消失,HP(-)。嘱患者,注意饮食规律、勿饥饱不定,并香砂养胃丸5瓶调理善后。次月患者诸症痊愈,喜来谢之。

4体会

据笔者临床经验,慢性萎缩性胃炎、痘疹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绝大多数以脾虚胃弱,升降失衡胃脘痞满,嗳气嘈杂表现为主,症如前述故而采用益气补中,健脾养胃,消痞助运为治疗规则,兼肝气郁者加以疏肝健脾之法效尤,《临证指南医案》指云:“治肝可以安胃”,因此治胃勿忘调肝,胃肠道疾病基本属慢性迁延性疾病,久病多虚,故健脾和胃,理气助运二者兼顾、相得益彰。

慢性病用药应注意轻柔、要刚柔相济、理气药属香燥之品,虽有止痛之功,但用之不当则可伤阴耗气。理气之品可选用佛手、枳壳、青皮等轻柔之品。即所谓“远刚用柔”较为适合广大体虚患者。另外健脾益胃时应做到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才能收到较好疗效。且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健身防病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