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规律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物理规律课教学

张亚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新集中学张亚萍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运动变化中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物理学科结构的核心。物理规律的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学习物理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特殊认识与一般认识反复结合,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首先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结论,然后将结论运用于实际。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上述复杂的认识过程。基于上述认知过程,怎样在课堂上有效进行物理规律教学呢?笔者浅谈自己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一般步骤。

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情景

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创设良好的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如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时,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如何使湿衣服干得快,使学生置身于物理世界中,获得探索物理规律所必要的感性知识,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在这一阶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创设的物理情景既能提供探索物理规律的感性材料,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探索规律的实验设计方案,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

例如,在欧姆定律教学中,我们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①保持电阻R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此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增加,记下每次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②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此,改变电阻R值,记下每次电阻值和电流值。

这些实验结果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抽象的素材。至此,教师便创设了良好的探索物理规律的课堂情境。

2.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推理,建立规律

在已有概念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即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等方法,抓住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摒弃偶然的东西。具体地说,主要是运用实验归纳法和理论分析法,或者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

(1)运用实验总结规律的方法

①由对日常经验或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如声音产生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②先从实验或对实例分析中得出定性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结论。如光的折射定律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③再通过实验研究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时,先分别控制某些物理量,研究其中两个物理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提出几个量的关系。如欧姆定律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④限于实验条件,先介绍前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结论。(2)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

①先用实验或实例做定性研究,在运用理论推导得出结论。如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②在观察和日常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理想实验,通过推理、想象,得出结论。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平面上做小车沿平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③运用已有数学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

④运用物理量的定义式或函数图像,导出物理规律的公式。

(3)提出假说,验证和修正假说,得出结论

对有些物理规律的研究,先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猜想,提出假说,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验证,并修正假说,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对阿基米德原理可以采用这种教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在探索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学表述和数学表达。

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对物理规律的讨论一般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1)规律的物理意义。物理规律通常用公式来表示,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是应用公式的基础。所以在进行物理规律教学时,要特别清楚公式或图像的物理意义。

例如,Q=cm(T2-T1),反映的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和放出热量所遵循的规律。

(2)强调规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及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规律中的关键语句是学生理解规律和运用规律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加以强调,并解释清楚。

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排开”二字应予以强调,因为学生往往会把物体的体积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混淆。又如,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要注意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理解“或”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它就保持静止状态。

(3)指明公式中各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4)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如果不考虑规律的适用范围乱用公式,就会导致错误。因此,在讲解规律时,要指导学生明确规律的适用范围。

例如,焦耳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纯电阻电路”,适用条件“在计算电阻产生的热量时,一定是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和对应的时间,注意电阻、电流、时间三者的统一性”。

(5)明确这一规律与有关概念、规律、公式间的关系,便于深入理解物理规律。

4.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在讨论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典型的例题和习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规律,并且还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该过程中,一方面,要用典型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深化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规律的练习,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逐步训练学生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还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规律独立进行观察和实验,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小设计和小制作,创造性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中一些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水平。

例如,学了阿基米德原理后,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物体的密度,有些学生往往会感到困难,不会利用浮力求体积。因此教师在讲述规律后,还应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针对学生在练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加以纠正。

总之,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首先应该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抽象”来概括归纳出规律;之后要使学生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最后还要使学生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加深对规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