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吕超

深圳市华保科技有限公司51805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化的进程也逐渐加快,但是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是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对环境进行有效监测,探索新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大大改善当前的环境质量,既贯彻了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同时也能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动力。文本主要研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质量控制;方法

前言: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促进环境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最终武器。因此在实际的环境建设中,环保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应该集合一切力量,创新研究环境监测技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合理控制,通过搭建有效的信息平台,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从而贯彻落实绿色的科学理念。

一、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概述

在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能够有效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经常会做一些危害环境发展的举措,突出了环境污染的主要矛盾。因此,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之下,一旦环境突破了自身承受的极限,一些功能和作用就会大大消退,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通过采取环境监测技术,利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对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监测,严格控制人类的行为,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专业的检测人员也需要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行为进行追踪,并对影响环境的物质要素进行检测,包括污染排放量、噪声排放标准等,对其中各项数据进行动态检测的同时,使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注意[1]。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一)采样技术

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尤其在对大气进行监测的时候,其采样过程是一项非常基础的操作环境。一般情况下,在天气没有发生异常的时候,通常会用连续二十四小时连续采样法,保证中间不间断。具体来讲,在正式采样之前,需要对采样现场进行细致勘察,精准计算采样的高度和位置,选择好之后保持固定不变。在监测点布置的时候通常采取网格点布置法和同心圆点布置法,依据采样的频率和时间,对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误差进行计算,从而有效判断采样误差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果不符合要求,就要重新进行监测点的不知,直到误差在合理的范围内位置。在上述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各项仪器、设备和采样的工具进行校验,防止设备误差对对采样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以确保采样得到数据的真实有效性[2]。

具体来讲,根据相关部门对大气监测要求的标准,采样和检测中要得到的数据内容包括降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悬浮颗粒和氮氧化物等的总量值。因此在环境监测中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有效分析大气污染的分布情况并上报真实可靠的数据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当地的大气污染特点进行总结,在掌握基本规律之后再采取科学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

(二)动态监测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在环境监测中,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测技术,才能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并找到污染源的根本所在。在做完采样工作之后,技术人员需要将采集到的样品送到实验室有效保存,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测试,并准确掌握当地的污染成分和污染源等。测试分析的方法非常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每一种测试的方法都不同,而且各自也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以二氧化硫为例,通常采取标准测试分析的方法,利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与正规标准进行对比测试,提取样本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在比对之前,也要保证试验样品性质保持不变,消除酸度和温度等对样本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流程规范操作行为,保障监测结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数据分析和计算都是辅助技术,主要是帮助技术分析者减少监测的误差,以建立有效可靠的监测数据库。

(三)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最近几年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类型,通过对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监测,确定合理的环境监测指标。想要提升仪器分析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需要依托环境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仪器分析法主要是对光学和电化学进行分,包括基本的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等,将得到的光谱数据和原始科学数据进行有效比对,进而得到科学的监测数据[3]。

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一)现场采样工作质量监控

在各项环境监测的流程中,采样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保证采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得到环境监测结果。因此,采样工作中任何一项步骤都要严格遵守,因为漏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是采用的采样方法及定点测试方法不科学等,都会造成采样结果不科学。即使后续的工作多科学有效,结果都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采样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保证样品的均匀和完整,确保采样设备的完整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得到的采样结果才能更有说服力和威信。

(二)明确各项技术要求

为了能够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技术人员在操作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各项国家规定,设计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保证方案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技术管理者对具体的监测程序进行有效部署,实地勘察当地的污染分布情况和污染源等,以此完善监测方案的设计。同时,还应该明确部署技术路线和技术要求,每一个监测点都要布设都要确保科学准确,执行方案以确定监控点位,每操作一步都要准确记录监测数据和步骤,从而为环境的监测提供基础保障。

(三)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监控机制

在开展经济活动和其他各项活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都要根据市场要求和具体的工作计划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环境监测机制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环保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在有效分析市场大环境,并在了解当前我国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技术监测人员的行为,并有效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以精准数据为依据,将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际的监测工作中,为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4]。

(四)创建科学的信息化环境监测平台

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环境监测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使环境监测工作清晰化和透明化,为环境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具体来讲,环境监测部门应该积极引进信息化设备和技术,更新技术监测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对其进行基本的技能培养。除此之外,环境的监测行为的监督也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因此在环境监测部门或机构的官网中也可以建立信息公开平台,群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留言和互动,增强监测人员甚至是每一位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为环境监测的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四、结束语

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对当前的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需要,同时也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生态环境保障。因此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监测机制,创建科学的信息化环境监测平台,对现场采样工作进行质量监控,明确各项技术要求,为环境监测结果提供科学依据,提升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效率的同时,为环境的建设和生态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嘉浩,过树清.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2):52-53.

[2]覃欢欢.谈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1):27+32.

[3]李伟天.探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其质量控制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163.

[4]何绍军,王全平.谈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