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城市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

杜小玲

(绵阳市涪城区城北社区服务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本社区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做好管理工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个社区的100例流动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结合孕产妇保健管理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管理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完善方案。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个社区的100例流动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产褥期并发症和剖宫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流动孕产妇数量增加,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满足管理要求。

【关键词】流程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R7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261-02

良好的孕产期保健是促进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有效措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孕产期保健条件不断完善,综合水平提升,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但是由于基数比较大,在管理阶段仍然需要做好管理工作,满足管理要求。流动孕产妇保健状况频发,整体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本社区保健科针对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开展有效的调查和研究,满足管理要求。为了探究社区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做好管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个社区的100例流动孕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管理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完善方案。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个社区的100例流动孕产妇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和本社区民政部门、计划生育部门其他基层相关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方法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及卫生部门颁布的相关条例要求规定,在分析过程中要对产检情况、产后探视以及系统管理等进行对比,同时和部分流动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管理现状,结合数据显示结果,提出客观公正的管理措施,满足产妇自身要求[1]。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个社区的100例流动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产褥期并发症和剖宫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详细如表。

表2013年—2015年流动人口孕产妇分娩情况

3.讨论

孕产妇保健是孕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要从健康管理和安全分娩的角度入手,做好整体管理工作,达到理想的应用优势。此外在保护孕产妇健康和促进安全分娩阶段,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妇幼保健工作指标比较多,管理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良不当的现象,出现孕产妇死亡或者围产儿死亡的现象[2]。

在区域性发展阶段,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和缺乏孕期保健有一定的联系,由于高危产妇比较多,为了最大程度满足孕妇自身要求,需要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和帮助,基层单位要引起重视,按照保健工作要求进行落实。此外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对重点人群的管理,按照管理指标要求进行落实[3]。

社区流动孕产妇和稳定的孕产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综合素质比较低,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困难现象,部分产妇没有及时接受检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增加管理困难,因此在后续管理阶段,必须从管理现状入手,做好监护管理工作,避免出现管理失误的现象。在实践过程中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管理工作,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保证母婴健康,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在区域性发展阶段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准则,推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有利的管理体系。必要时要建立有效的通报管理制度,基于绩效考核制度的特殊性,在应用阶段要按照人口流动准则要求进行管理,发挥孕产妇管理的等级优势。此外要建立完善的追踪和随访制度,对孕产妇预后引起重视,完善管理指标,考虑到现有信息管理平台的最大化作用,为了实现区域性数据共享,要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加管理难度。考虑到已有宣传教育指标的特殊要求,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和公安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配合和管理工作,实现对流动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和有效指导。此外不定期到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开展服务,增加健康教育覆盖率,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预后信息处理工作,推出有效的管理服务机制和优惠项目,为流动孕产妇管理奠定基础,满足具体管理要求。针对卫生机构化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人口流动量增加,部分孕产妇对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在管理阶段态度和行为无明显变化,因此要掌握产科相关指标,做好保健工作,提升住院分娩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要改善宣传教育模式,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城市流动孕产妇交流和沟通,掌握危险性因素,做好相关高危因素介绍,落实检查工作,进而提升整体管理效果。提升社区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质量,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完成,吸取经验教训,提升管理水平[4]。

在本次研究中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3个社区的100例流动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产褥期并发症和剖宫产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说明基层卫生机构对流动孕产妇管理优势明显,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做好管理工作,满足管理要求。

综上所述,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是关键所在,需要对相关项目进行分析,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振霞,脱皎.城市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11,05(12):391-393.

[2]沈银娟,钮利华,周丽君,牛惠.青浦区流动孕产妇社区保健管理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09(12):1384-1386.

[3]崔巍,张晓华.闵行区2005—2010年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回顾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05(01):730-731.

[4]石伟娟,徐秀叶,潘继美,雷云娟,杜晓东.云和县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05(12):66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