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锋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健身,学会审美……"目前,这是学校里热议的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让学生学会这些,是毋庸置疑的,但学会感恩,也是学生重要的必修的一课。一个不懂得感恩、不知回报的人,是很难明白做人的道理的,最终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做了一项统计,结果发现,认为"父母对自己非常关心"的学生高达百分之九十之多,而能为父母且愿为父母的付出感激和回报的仅有百分之三十,多数学生对父母的付出是"见怪不怪"。
我又列举了社会上时常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一位老爷爷,为了能让孙子顺利的吃饭,竟给孩子当马骑。爷爷每爬一步,孙子就吃一口饭,结果是爷爷气喘吁吁,孙子是洋洋得意。学校要进行大扫除,结果,有一些家长竟自带工具,要替自己的子女做扫除工作。
针对以上的种种现象,我主持召开了这样的一次班会主题--学会感恩。围绕这一话题,要求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讨论下列问题:"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样感恩"。同学们的讨论自然热烈,同学们的发言积极踊跃。最后,我总结说:"唐代大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说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许多父母不让孩子感知自己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从不要求子女给予回报,这就使得一些子女们形成了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心态。同学们,请你们要告诫自己:父母不要求子女们回报,但作为子女是不能装聋作哑的。请不要忘了孟郊《游子吟》中还有两句:"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听着,默默地点头。紧接着,我又讲了"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对父亲非常孝顺,在酷暑之日,黄香用扇子扇凉父亲的枕席,驱走蚊虫,让父亲安然入睡。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黄香就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冰冷的被褥温热,让父亲睡觉时感到温暖。因此,黄香成文历史上有名的孝子,被后人传颂至今。
随后,我让同学们把在这堂课上得到的收获,并结合在自己的实际写在周记里。
我把同学们的周记收上来,结果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内容。在周记中,王小璐同学写道:平时,我们对学校周师傅这样平凡的人往往视而不见,但在他去世后,我突然回忆起他常在放学时叮嘱我们的话语:"孩子,路上小心点!""孩子,别乱跑,外面车多。"虽然都是一些很平常的细节,但现在想来却很令人感动。现在,周师傅离我们而去了。我们没有抓住他生前给我们的感恩的机会,我们错了!我们保证,以后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老师,后勤师傅,一定不会再犯此类错误。
我把王小璐同学的这篇周记在班会课上念给同学们听,同学们听后,都深深地为之动容,大家无不认可,这让他们学会了感恩。他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细节值得感恩;值得感恩的,不仅是辛勤培育他们的父母,还有教育他们的老师,关爱他们的后勤师傅……
机不可失,我让同学们每人制定一个"感恩簿",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将这个"感恩簿"写在纸上,更要记在心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学生不会永远呆在课堂上,不会永远留在校园内,他们总有一天要步入社会。他们不是一只只饥渴的小鸭子,等待我们去喂食、去填充,而是一个个可爱的、鲜活的、有思想的人,等待我们去启发、去引导。
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使他们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明确"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道理,懂得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呵护,离不开老师的关怀教育,离不开社会的真诚帮助,懂得回报永远比索取快乐,明白只有学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这样的感恩教育,不仅学校要进行,家庭、社会都要营造这样的氛围,都要参与其中。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样,只要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灿烂。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苏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