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同管理,防控履约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强合同管理,防控履约风险

王光宏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合同履约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合同交易能否顺利实现。为了防范和控制合同履约风险,相关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增强合同的主动性管理,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完善合同履约管理制度,提升对合同履约重要节点的重视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不符项,尽可能的避免合同履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

关键词:合同管理;履约风险;防范措施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行业正不断迅猛发展,电力物资采购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物资采购不再是传统的局域资源,而是向着全球范围内物资采购进行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丰富了物资种类、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外贸易交流,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需求,同时也给物资采购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甚至对社会安定造成一定的隐患。电力物资采购风险指的是预期目标与结果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目的,物资采购的主要流程包括,计划制定、招标采购、合同签订、供应运输等,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造成物资采购中的风险不可预估。因此,合理评估电力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风险可能性,对各种风险做好防范措施,防范于未然,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合同履约管理与风险的概念

以合同的签订与终止作为分界,合同管理可以分为合同履约前管理(包括合同的起草、谈判、订立等)、合同履约管理、合同终止后管理(包括合同终止后义务的履行、合同档案管理等)。合同履约管理是在合同签订后,适时关注合同的履行情况,将合同中规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落到实处,为切实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手段。

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会和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同样会存在风险问题。通常情况下合同风险主要分为签订前的风险、签订过程中的风险以及签订后的风险。(1)合同签订前的风险指的是当电力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好订单时,需要拟定订购合同,订购合同中需要详细记录所采购物资的各种信息,包括物资种类、型号类别、技术要求等,此外还要对后期维护与技术保障等问题作出明确的条例,避免后期出现因规定不明而导致的纠纷问题。因此,签订合同的双方要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后期合同的正常运作。(2)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在签合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方不愿意按照招投标文件履行相应义务的风险,例如要求降低产品技术要求,或降低后期维护的标准等。因此合同签订双方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结果约定的要求签订合同,合同内容与招投标结果保持一致。(3)合同后的风险是指在签订完合同之后,后续工作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比如在合同履行阶段,没有建立合适的控制体系,不能够按照合同标准采取检查措施,经常会引起双方产生合同纠纷,影响整个合同履约。另外还包括移交归档风险、检查管理风险等。合同的保管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双方进行交易的唯一凭证,很容易造成丢失和滥用,因此,为了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注重合同的保管。

二、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

2.1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从始至终存在于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等一系列过程中,最为集中的体现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合同管理的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内部管理风险与外部管理风险、直接管理风险等。电力建设工程需要区别合同管理风险形成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策略来进行防控。

(1)可控与不可控风险

可控风险即为可控制风险,不可控风险即为在控制外的风险。其中,可控风险在合同管理中需要使用规范化的流程管理来进行系统管理,对合同主体的信用、履行风险能力进行评估,并且明确落实合同争议的解决流程,最大程度的保障合同签约双方的利益。不可控风险即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受到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的不可控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或变更。电力工程合同中的不可控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采取相应手段来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2)直接风险管理与间接风险管理

直接管理风险即为在电力工程合同全过程中由于直接责任而导致的合同风险。间接管理风险是指合同的主体并非风险造成的直接责任者。直接风险管理是电力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由于合同的审核人员对合同的评审以及条款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所以给合同管理工作造成的了风险。间接管理的风险即为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的时候由于合同中的联合体成员或第三方的因素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所形成的风险。

(3)内部管理风险与外部环境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即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合同主体内部管理的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即为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合同无法顺利完成的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并不是由环境自身引起的,可能是政策、经济等各项原因,也有可能是合作方信用较低或存在不良竞争现象所导致合同条款无法正常履行。外部环境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而合同管理的内部管理风险是可避免的。合同管理的内部管理风险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电力施工企业合管理制度的缺陷,流程管理的不规范以及监督管理人员工作的失职,从而导致合同在签订、履行过程中出现各种风险。

2.2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

电力工程合同风险防控主要分为风险防控、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不同措施。现笔者针对电力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进行研究。首先,合同签订前风险控制。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的工期与质量,预算电力工程成本,需要针对工程施工的环境进行考察,其次,合同履行时期风险控制。为了防止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偏离合同的目标,则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不断的挑战优化。合同中列明的施工工期、施工高成本、施工质量需要伴随着合同的实施来进行调整。对于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或实际情况可能出现的变化需要进行事前约定。有可能出现的变更需要通过纸质的方式来进行确认,避免合同变更后造成损失。最后,对电力工程签订的合同进行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将工程施工合同以及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移交档案管理部门进行保管存放,以便日后出现任何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等都可以第一时间按照合同条款来进行处理。

三、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环境下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人认为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只是虚设的表面工作,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电力工程的合同管理是法律手段协调、管理市场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未来电力工程发展的趋势。因此,电力工程要紧跟市场变化,完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第二,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是电力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强化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可以推动电力工程顺利开展。合同的签订标志着电力工程的开始,合同的内容规定也是控制电力工程质量、进度与成本的重要内容。合同是进行工程的准确依据,只有对合同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够准确把握电力工程的状态,完成工程设定目标。第三,在电力工程合同中明确划分了电力工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任何矛盾纠纷则为依据合同来进行赔偿事宜。假如电力工程企业不重视电力工程合同管理,法制观念淡薄,则十分容易出现纠纷或矛盾。而进行电力工程合同则可以明确双方责任,有效规避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对合同的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履约风险。

参考文献:

[1]宋霞.试论发电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16(2).

[2]陈磊.加强合同审核管理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水平[J].中国经贸,2016(18):55-55.

[3]孙岩.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防控化解法律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7(33):27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