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应用

李思雨

南充市中心医院超声科637100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电脑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37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健康受检人37例作为对照组(体格检查包含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统计并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PI(搏动指数)。结果观察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25例,检出率为67.56%;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8例,检出率为75.67%;对照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3例,检出率为8.10%,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例,检出率为16.21%,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Vmean及PI指标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颈部血管超声;颈动脉狭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平均血流速度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症,不特指某种病症。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颈动脉狭窄为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因素[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致病因素较多,病机复杂且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以:视力减退、偏瘫、眩晕、意识障碍为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效的诊断有助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降低致残率,为此本课题以2016年6月~2017年7月37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与37例接受体格检查的受检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电脑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37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颈部血管超声检查,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9~73)岁,平均年龄为(59.8±3.6)岁;抽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体格检查的健康受检人37例作为对照组,男性受检人20例,女性受检人17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为(60.4±2.9)岁,两组患者均认可诊断方案,排除癫痫、心功能、肾功能衰竭患者,本课题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具有知情权,组间差异较小P>0.05。

1.2诊断方法

两组受检人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采用(迈瑞Resona7)颈部血管超声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L14-5WU,将患者体位调整至仰卧位,由颈动脉根部进行横、纵断面扫查,详细记录患者是否出现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若出现需记录斑块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程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平均血流速度(Vmean)及PI(搏动指数),(1)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检出例数/组内例数*100%[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出例数/组内例数*100%。(2)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为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计量单位为cm/s,搏动指数(PI)=Vmax-Vmin/Vmean。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

观察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25例,检出率为67.56%;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8例,检出率为75.67%;对照组共检出颈动脉狭窄3例,检出率为8.10%,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例,检出率为16.21%,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1: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偏瘫、复视、眩晕等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时机多为运动旋转运动后,在发病后会伴随意识障碍,据有关数据显示:24.66%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存在意识障碍,多见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层胶原纤维增生,会使得管径狭窄,提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因此有效的诊断方式格外重要,脑血管造影是临床中用于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式,但仍属于介入诊断有一定的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呈现情绪、诊断符合率高等优势。据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出率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照组均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第一选择。

【参考文献】:

[1]陈萍,秦琴,漆晓东,等.颈部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术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6,29(7):131-133.

[2]钱平安,冯红静,王碧炯,等.颈部血管超声与TCD微栓子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5(7):131-132.

[3]潘勇Pangyong.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