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的研究

李代学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西省柳州市545005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20例。制作个体化头颈肩热塑面罩,分别在EPID下摆位。根据治疗要求在EPID下进行体位固定,对比治疗计划DDR图像与政策为验证片之间的差异。连续6周拍下正、侧面验证片,与治疗计划DRR图像和第1次验证片进行对比,对把区中心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测量;结果:从第5周以后开始,X、Y摆位误差明显较大(P<0.05);结论:以治疗计划DRR图像为基础,与每一周的验证片进行对比,能够为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支持,提高放射质量,及时纠正摆位误差。

关键词:摆位误差;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由于技术要求高,治疗过程复杂,所以治疗周期也相对较大。另外,由于周围分布有重要器官,靶取也比较复杂,若患者体位的摆放存在偏差,很可能造成正常组织接受剂量和肿瘤受照射剂量与放疗计划之间出现偏差。为了将这方面的偏差控制在最低水平,提高摆位重复性,缩小靶区位置误差,本次研究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摆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20例,平均年龄(55.2±7.3)岁,其中包括4例颈部淋巴结在4cm以上的患者以及16例肿大淋巴结及颈部可扪患者。

1.2体位固定

每个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之前都要制作一个专门的个体化头径肩热塑面膜,要求激光灯正中线与正中矢状线重合,两个外耳孔在同一水平,将金属标记点贴放于热塑面膜上,于EPID下打印正、侧位图像并拍片,扫描层间距为3.75mm。

1.3靶区验证

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前,应当事先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工作,根据体表参考标记点和靶区中心的相对坐标,通过移动EPID治疗床的方式,使EPID等中心点与患者靶区中心相重合。以患者第1~2颈椎前缘、鼻中隔、眼眶等骨性标志为参考点;对比DDR后获得前后、头角和左右方向的偏差值。在患者首次接受治疗之前通过双曝光照相拍片进行验证,放射治疗计划设计DRR与以及上复为X光片应当分别与治疗前应正片进行核对,进而获取验证误差,做好针对第1次放射治疗的核对与纠正工作。验证片的输出频率为每周一张,分别与放疗计划设计DRR图、首次EPID复位X片进行对比,不断纠正误差,直至患者完成放疗治疗。

1.4观察指标

连续6周拍下正、侧面验证片,与治疗计划DRR图像和第1次验证片进行对比,对把区中心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测量。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PP13.0分析计数资料(χ2)和计量资料(t),分别表示为(n,%)和(±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每周为每一位患者拍摄两张验证片,本次研究的鼻咽癌患者共计20位,总共输出280张验证片,并且以DRR图为基准进行对比。与DRR图和第一次验证片进行对比后可知,第二、三周放疗验证片X、Y、Z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误差(P>0.05)。从第5周以后开始,X、Y摆位误差明显较大(P<0.05),对比结果具体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鼻咽癌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IMRT技术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临床手段之一,这种放射治疗技术能够帮助医生严格有效地控制肿瘤,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根据现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可知,IMRT既有着独特的应用优势,但在实际应用方面比较复杂,对于操作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鼻咽癌周围分布着大量的重要器官,比如颞关节、腮腺、脑垂体、视交叉、视神经以及脊髓等。患者在进食困难的情况下,其面部体积会有所缩小,致使下颌部、双侧肩部固定活动间隙增加,患者体表无法与热塑膜相贴合,进而造成明显的误差。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做好体位摆放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将IMRT治疗的效果发挥到最高水平,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体位进行精确的摆放,将体位摆放误差严格控制在2mm以内。使用头颈热塑膜,能够使患者体位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经实验研究发现,体位摆放的误差从第4周开始明显增加,其中Z轴方面的误差并不显著,Y轴方向的误差相对较小,X轴方面的误差明显较大。提示在使用热塑面膜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一定的活动间隙。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更加仔细、更加认真的操作为患者制作头颈热塑膜,患者体表应当与面罩严格贴合,使面罩完全吻合体表轮廓。IMRT的治疗周期通常为6~7周,口腔黏膜反应通常出现在第4周。综上所述,以治疗计划DRR图像为基础,与每一周的验证片进行对比,能够为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支持,提高放射质量,及时纠正摆位误差。

参考文献

[1]玉贵永,邹良群,阮国柱.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对危及器官及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10:36-39.

[2]杨志勇,王继平,袁红,陈传喜,赵德英.锥型束CT对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摆位精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21:49-51.

[3]王多明,花蓓蓓,谭遥,王若峥.应用锥形束CT评估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03:263-268.

[4]莫小眯,肖爱农,伍海彪,屈国普,谭甄干.千伏级锥形束kV-CBCT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6,2502:206-208.

[5]李庆,尹龙斌,谢慧轻,张莉,严芳.鼻咽癌调强放疗中摆位误差的变化趋势:基于千伏级锥形束CT的前瞻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7,3208:870-875.

[6]韩琤波,贾明轩,张旭,邹华伟.兆伏级锥形束CT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08:6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