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抗体检测分析

张锐

保山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对抗环瓜氨酸抗体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确诊患者5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6例,分别定位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上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在发病之后会呈现异常升高的状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病情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近年来我国临床上发病率水平较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小关节对称性疼痛及肿胀属于该病患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特征,该疾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在1%左右,而我国发病率在0.3%左右[1]。该类疾病在出现的早期阶段就会对患者的关节软骨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可逆性损伤,随病情的不断进展,甚至会出现畸形及生理功能丧失等更加严重的问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该病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通过常规影像学X线技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对于早期出现的软骨破坏所具有的敏感性较低,血清学指标的特异性相对较差等,因此应该积极探寻一种或几种有效的诊断方法[2]。本文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对抗环瓜氨酸抗体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确诊患者5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6例,分别定位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34-79岁,平均56.3±6.8岁,男性研究对象21例,女性研究对象35例;研究组研究对象年龄31-75岁,平均56.9±6.5岁,男性研究对象18例,女性研究对象38例;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7±1.4个月。上述各项一般指标数据,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同意参与研究之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后在当日或次日,抽取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3mL,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小时左右,然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处理10min,将标本存放于-20℃的条件下待检,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

1.3检测结果阳性判定标准

当抗环瓜氨酸抗体水平超过40U/mL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当类风湿因子水平超过40U/L认定为检测结果阳性[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测定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症状与慢性滑膜炎或红斑狼疮等相关自身免疫系统类疾病较为类似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通常不具有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到病情最终被确诊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通常在半年以上,而当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中晚期阶段的时候,患者骨关节就会受到不可逆损伤,因此早期诊断显得至关重要[4]。研究证明,类风湿因子属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一种有效指标,但在一些病理学相关因素的影响下,类风湿因子血清浓度水平会呈现显著提高的状态,导致该指标的特异性并不十分的理想,发生误诊的可能性较大,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该项指标检查结果阳性率也相对较高。而抗环瓜氨酸抗体属于近些年临床上对风湿类疾病进行诊断过程中发现的一种新指标,与类风湿因子相比较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5]。

参考文献

[1]陈娟,郑卫东.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5):626-627.

[2]张新刚,张晓莉,蒋莉,等.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12):1132-1133.

[3]缪瑾.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C反应蛋白和抗环瓜氨酸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124-125.

[4]范俊,郭洪佩,徐瑛.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7):656-657.

[5]许福亮,张霞,王云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J].免疫学杂志,2012,28(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