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管理技术与病虫害的探讨

/ 2

营林管理技术与病虫害的探讨

黄红军

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

一、营林技术与森林病虫害的关系

1.森林病虫害防治概述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内涵指的是,在病虫与森林生态环境的关系前提下,预防为主,基于营林技术,在生物群落中大力开发有利林木生长而阻碍病虫害生长的因素,通过因地制宜将物理、化学与生物等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防污染环境,使病虫害得不到泛滥,从而实现环境的保护与林木的健康生长。

2.营林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营林技术主要指的是,基于发生森林病虫害的条件与进行抚育林木技术间的关系,综合整个森林在栽培时采取的各种技术,为林木提供有利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抵御病虫害的目标。降低森林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就是使林木的抗病能力提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进行选择符合其生物特性的树种,从而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抗病能力加强,减少了病虫害的延伸。

二、森林病虫害概况

1.产生原因

森林中的树木之所以发生病虫害,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随着退耕还林的大规模实施,人工林区的面积每年都在增加。这些新栽培的人工林并不具备原生林的自然调节机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又缺乏科学的管理,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发生病虫害。其次,一般的人工林树种比较单一,而很多对树木危害较大的害虫食性也比较单一。大片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给这些害虫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因而一旦害虫滋生就极难遏制。第三,一些害虫或病菌繁殖能力极强,且对具有超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力,故而难以斩草除根。最后,滥用农药导致病菌和害虫对农药的抵抗力增强,更加难以防治。而且滥用农药又杀死了许多对树木有益的生物,破坏了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是加大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2.防治现状

在我国森林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病虫害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发生对于森林资源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难以保障其中的生产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所以,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能够针对这类问题加以防治,只有积极的进行防治,才能尽量避免病虫害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事实上,树木虽然自身的生命力较强,然而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就较弱,为此,林业部门就要投入一些经历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但是,在现阶段而言,我国大多林业部门的管理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仅管理方式比较粗放,也难以提高对于防治工作的认识,这就极不利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另外,在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还会存在滥用农药的行为,这就使得一些害虫以及病菌的抗药性得到增加,无疑增加的防治的难度,难以真正取得良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甚至还会引发一些新的生态问题,这就需要有关方面能够加以重视。

三、常见林业营林方法

1.种苗法

林木生长具备自身规律,对阳光、土壤及水源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按照林木习性统筹安排林木栽培与生产环境:林木成活率除了和地理位置存在关系外,本身和种植技术也存在很大程度的联系。这种植苗法对林业内部要求不多,通过苗木培育,提高成活率,因此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

2.分殖法

指的是直接利用某一营养器官作为营林材料,比如树根、树枝等。这种营林方法与种苗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营林场地与母树质量有着要求,如果母树不够旺盛,造成造林材料偏少;如果母树不健康,选择的母树材料成活率低。但这种技术最大优势在于技术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所需时间,与其他技术相比,有着较高的成活率。

3.直播法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营林方法,直接在营林场地中播撒林木种子,如果营林地面积偏大,可以选择直播法,直播法种类较多,比如穴播,条播及散播等。这种技术主要用于远离城市、人烟稀少的地区,限制播种条件,做好插种前的工作,比如消毒、浸种,保证充足的水分,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林业营林方法及病虫害管理

1.建立健全营林生产管理制度

林业工程建设与发展受到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制度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实现营林质量与营林效益双向发展。首先,重视林业程发展中营林生产的作用,避免忽视此问题影响林业发展;其次,推行分工制度,将营林责任划分并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直接找到负责人,实施奖惩机制充分调动营林生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实时监控营林生产状态,大幅度提高营林质量。

2.提高幼苗抚育及低效林改造

林木种植工作严格遵循立体开发原则。农林业混合经营过程中,经营与抚育工作按照森林经营方案与操作程序进行。禁止采伐区内的主要工作严格遵循卫生抚育工作,采用科学合理措施控制预防病虫害产生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抚育工作在采伐限制区域与规定范国内进行,采伐活动不能超过型定,推广造林活动。

影响我国林业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低效林,需要采取措施改造低效林,降低其在森林中的比重。

3.合理的运用栽培技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

对林业结构单一的林区进行合理的间作和轮作。此外,在树木生长过中还需要对林区进行深耕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促进树木根系的发育,同时还能够增强整个林区的抗病害能力。在树木的幼苗时期,应该进行适当的抚育管理,对已经感染病害的幼苗要及时的清除林区。对林地进行深耕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杀死土壤中存在的寄生虫和虫卵和刺蛾的蛹,并且还能够增强树木的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害能力。由于受病虫害危害的残体和掉落在田间的枯枝落叶是虫害主要隐藏的场所、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定期的对树木进行整枝修剪,及时的将病虫害危害过的树枝和枝叶清除田间、集中进行消除,从而有的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冬季管理,及时的摘除树木上的虫囊,适度的进行刷白和除草,这些工作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4.用生物措施预防林业病虫害

在森林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可以利用昆虫、益鸟和微生物等方式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捕食害虫不同虫态的益鸟主要有山雀、灰喜鹊、啄木鸟、杜鹃、黄鹏、松鸦以及雅雀。鸟类是害虫的天敌,森林中多数的鸟类都是以摄取昆虫为主要食材。利用鸟类能够消灭害虫是既省力省时,又经济环保的好措施和好办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人文的要求,生物防治方法在林业生产中应川的越来越广泛、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节约造林成本,进行集约化营林管理

现代林业营林应有效的节约造林成本,科学提升单位面积苗木的产量节约单株成本投入。在符合的条件标准下,应控制缩减培育周期优选适宜造林场地,摒弃传统在小规模造林班中仅能营造一类树木的观念。应基于市场发展需求作为核心导向,重视市场的科学选择进面优选培种植的树木种类。当前,林业营林生产中,虽集约营林占据了较大的范畴、然而却没能符合丰产林需要的具体标准。为此,应进一步扩充投资力度,做好定期的抚育管理以及施肥养护,进而可令收获林木量全面扩充。

结语

林业病虫害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想要提升林业病虫害治理的效益和提高林业病虫害治理的效率,必须结合营林环节和营林技术,将林业病虫害治理工作的重心放在营林技术应用和实际营林工作中,综合提升林业病虫害治理质量与水平,为生态、林业和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提供技术、工作和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相.简析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作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14).

[2]陈艳.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11):254-254.

[3]任亚卓,高佳.营林措施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7(6):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