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过程目标封闭化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政治课教学过程目标封闭化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王春兰

甘谷县第一中学甘肃天水741200

【摘要】在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是注重把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完全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也忽视了学生表达情感的过程,教师们没有意识到知识的整体性,教师为学生带来的课堂是一种封闭式的课堂,这些问题对于政治教学极为不利。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束缚,而是由于政治教师没有正确理解政治课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不断尝试错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过程;过程封闭;过程开放;教学意义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目标都是这样,政治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政治课程中,没有过程目标的体现。那么,是不是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注重过程呢?在《寻觅社会的真谛》这本书中,笔者找出了政治教学过程目标封闭化的根本原因。

一、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的表现

(一)政治教材的内容只是重视把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

完全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没有意识到学科的教育功能。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政治教材一般分成了五个板块,很多政治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单纯地把这五个板块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造成教师只重视传递知识,忽视学生道德培养的局面,导致德育教学边缘化。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本书中,特别强调了“改革”,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会把与“改革”有关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完全忽视了“改革”的德育意义。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是针对课本上呈现的“改革”内容作出解释,却不加以拓展,那么,就根本达不到政治教学的目标。

(二)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把知识系统化

只是单纯地碎片化的教学。因为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观点,才会有令人信服的理论。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因为不注重过程,那么知识点的讲解就成为了课堂的重点,这无疑就违背了知识的整体性的特点,造成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封闭起来。例如,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了解了发展的两个动力,一个是“改革”,一个是“阶级斗争”,即使他们知道了这个知识点,但是,他们的心中依然存在疑虑,比如,这两个因素,哪个的作用比较大?这两个因素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就会导致学习的混乱,不能把学习的知识点贯穿起来。

(三)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太少。因为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不重视教学的过程,所以,容易把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内容孤立开来,导致教学活动会出现偏向某一方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是一味地按照教师的思路,教师与学生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交流与沟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会降低教师教学的实效性。

二、政治课过程目标封闭化的原因

(一)应试教育理念影响

在我国,应试教育已经深入到我国教育的每个角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已经默默地接受了应试教育,在某个层面上,可以说,人们已经完全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手脚。即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但是一旦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那么一切都只是糖衣炮弹,大家重视的只是最后的成绩和分数,没有人会注重过程的精彩与否。所以,教师为了不损害自身的利益,不损害学校的利益,不损害教育事业的利益,他们只能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自己创新的教学方式深深地埋藏在某个不见人际的荒野。

(二)教师专业素质影响

政治课教学的教师,很多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一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导致教学的过程缺乏连贯性。比如,在讲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时,如果教师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个教学任务,那么就没有深入分析的必要,但是,如果立足于哲学的角度,就必须对其作出详细的解释,只有深入地分析,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

(三)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误读

虽然,政治课程的目标并没有过程目标,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忽视过程目标。因为在设计一门课程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这门课程的过程目标,政治课程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古爱华.浅谈过程目标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08).

[2]贾宏权.关于过程目标的一点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09(06).

[3]郭秀平.小组学习的本体价值及实现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