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日常养护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3

试论公路日常养护安全管理

蒋国星

桂林公路管理局,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当今环境形势下,道路交通环境压力逐渐凸显,而做好公路养护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十分有助于交通运输压力的缓解。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公路日常养护的施工工艺以及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了公路日常养护和安全管理的重大作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公路;日常养护;安全管理

1当前公路养护的基本特点

1.1实施及时养护

鉴于公路交通运输量十分巨大,同时机动车行驶速度较快,因此在日常的公路养护工作中,相关部门理应做好预防工作,争取做到最大程度地及时发现公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弊端,同时配置好相关养护资源,将公路养护工作落实到实处,维持公路的正常运行状态,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最大程度的便捷,避免产生由于公路损坏而带来的交通事故,造成居民财产损失或者人身安全损失。

1.2实施机械化养护

为了切实保障公路养护工作中所需的高效性要求,确保公路修护工作及时高效地进行,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要满足的大交通量的基本需求,在实际养护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当尽可能选择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技术成分较高的专业机械,进而满足养护工作中所需的高效性以及专业性要求。

1.3实施安全性养护

在进行养护工作的过程中,鉴于养护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持续高强度地处在车流中,随时处于危险的环境中,而公路上的安全措施一般较为简单,不具备较高的可信赖性,同时部分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不高,也就极易造成养护人员与公路行驶机动车之间的安全事故。

2公路养护施工工艺

2.1养护公路的内容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将会承担较多压力以及影响,这其中压力来自各个方面,例如运输压力,自然环境也会给公路的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将公路使用时间最大程度地延长,应当重视公路养护工作,减轻道路破坏程度。养护工程针对的主要内容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公路路面破裂、公路龟裂以及桥头跳车等等。

2.2公路养护工艺

2.2.1直接摊铺法

这种养护施工方案主要采取的材料是沥青乳液以及其他不同类型骨料的混合物。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先将沥青乳液均匀搅拌进入不同级配的骨料中,使其具备较好的均匀性,随后经过摊铺以及碾压等一系列活动便能够完成整个成型工作。搅拌过程中,首要需要选取质量水平较高的机械装置,确保搅拌结果做到均匀,保证最终的拌和效果。这部分的施工过程也较为简单,不需要将相关材料进行烘干等其他操作。与此同时,在完成拌和工作之后,所需的破乳时间也会更长,这也为整个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力的保障,使用剩余的摊铺料可存放时间也可长达3-4d,但对于存放环境具备一定要求,存放位置必需较为阴凉,有着一定的湿度。

2.2.2洒布层铺法

洒布层铺法这种方法,对乳液喷洒这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具备较大的施工难度,需要严格把握整个操作流程,同时仔细参照相关规定进行。详细来讲,需要准确把握整个公路具备的工程特点,仔细确定乳液用量,进而满足有关要求,确保喷洒的均匀程度,准确把握洒布宽度,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同时还需保证喷头力度处于适中范围内。

2.2.3下贯上拌混合法

这种施工方案可应用范围不大,首先要满足的要求就是公路路面厚度需要处于5~10cm范围内。将公路路面坑槽部分的修复工作作为案例,首先应当考虑这些方面,首先确定修补公路需要进行的路面范围,进而全面估计可能需要修补工作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轮廓线,这条线必须满足与原路中心处于相互垂直、平行的位置。同时,假如条件允许,也可以采取热再生的方法进行坑槽的修补,同时使用其他外界力量将各类杂物彻底消除,保证洒布与油之间紧密相连,提升公路修补的质量水平。与此同时,封层处理工作也需要处理好,用来保证沥青混合料具备较强的均匀性,修补工作完成之后,沥青混合料与原来路面之间才能够避免缝隙的出现,保证较高的粘合程度。除此之外,还应要准确掌控路面平整程度,确保乳化沥青能够固化凝结,与此同时,确保热拌的沥青材料能够完全填充进入坑槽中。这样修补工作完成之后,公路的平整程度才能够得到保证,满足进一步的运输要求,确保公路拥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同时有关人员应当结合公路病害所具有的特点,将公路缝隙高效填充,确保其呈现饱满程度,相关人员应注意在公路填充之前,首先应当进行杂物的清理工作,保证整个填充工作的质量水平。

3道路日常养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交通流量大

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也呈现攀升趋势,这也会给道路交通带来比较大的运行压力。随着国、省道公路的发展,公路重点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十三五”期间,我国路网平均交通量持续增长,虽然随着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适应交通量不断增大,但路网拥挤度仍有所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客车交通量持续稳步增长,占到汽车交通量的57.4%;同时标志着现代长途货物运输水平的大型货车比例增长迅速,充分体现了公路货物运输的快捷、方便、灵活和直接的特点。

为了减轻道路交通压力,道路修建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便会同时提示养护单位尽可能提高效率。在许多情况下,道路混凝土要求甚至没有达到规定的硬度要求就已经通车,这也严重影响了后续工作的进行。不仅阻碍了道路的日常维护工作进行,更极大程度地影响后续交通的畅通状况,导致道路交通的风险系数上升。

3.2驾驶员个人素质问题

3.2.1缺乏道路交通常识

道路安全保障需要每一位驾驶人员的切实参与,严格遵守交通规章制度。比如遭遇堵车时,部分驾驶员会选择忽略法规要求,超速前进或者进行强行超车,这些危险驾驶行为都会给公路上的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3.2.2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的情况频繁

疲劳驾驶以及酒后驾驶的情形时常出现。许多驾驶员不能做到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开车技术过分自信。严令禁止疲劳驾驶以及酒后驾驶的行为,不仅是考虑到驾驶员自身的行驶安全,更考虑到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驾驶员在疲劳驾驶以及酒后驾驶的情况下时常会出现完全无视警示以及提醒进行危险驾驶的状况,造成车辆行驶进入施工区域的情况。这种危险行为不仅为驾驶员自身带来了经济损失,更是给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许多损失。

3.2.3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不足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突遇抛锚、爆胎等等意外状况,驾驶员应当学会如何处理这类突发事件。在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时,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进行应对,尽可能减少带来的损失。

3.2.4大型车辆货物绑扎不牢固

大型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货物滑落或者货物翻倒的情况,不管货物种类是什么,都会严重影响最终道路的正常运行,同时为道路养护工作带来较多的不确定性。

3.3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针对道路运行中可能存在的不同问题,道路养护组织都应当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有些企业领导的思想水平达不到相应的发展要求,安全责任体系也无法落实到位,领导层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意识,仅仅将企业发展中心放在经济发展方面。因此,安全意识是每一个施工队伍都应当重点注意的一点,与此同时,当前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制度普遍缺乏落实,尤其是在安全投入以及培训工作方面,各项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细节。

4加强道路日常养护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4.1采用新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车流量大的问题是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解决的问题,甚至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车流量大的问题也会带来堵车等一系列交通问题,给居民日常通行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相关单位也应当尽可能提高养护效率。同时,在进行养护工作之前,应当做足准备工作,设计出最优化的工作方案。近年来,快速养护的工作方法被多个地区道路采用,它有着效率高以及技术含量高的优点,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道路养护施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延长其可使用年限,尽可能减少养护工作中所需的人工消耗,尽可能缩短养护工作的施工时间,减少事故的发生可能性,提高道路的整体安全水平。

4.2加强养护安全管理工作

道路养护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养护工作本身所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宽,在从事养护工作中所需要考虑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施工单位时常会专门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与此同时,这些规章制度也理应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为了切实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理应开设对应的安全部门,同时配设专业的安全员。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安全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其他部门的日常工作,制订科学合理的安全计划。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道路改造以及维修的过程中,许多道路安全装置需要进行拆除,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道路车辆的正常行驶。有时车辆需要借道时,相关人员应当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做到既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又确保现场人员安全性的目的。因此,该项工作需要安全部门制定出合理的对策以及规章制度,增强巡查工作以及监督工作的力度,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在道路养护工作中,各部门应当积极互相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所在,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合理推进。

4.3提升道路的行驶次序

在不同的突发状况下,有关人员如何更好地指挥交通运行,舒缓交通压力,是公路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驾驶员的素质水平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背景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道路养护工作也就不能在这方面提升驾驶员的安全素质。因此,只能考虑从增强预警工作力度以及标牌设立程度方面着手,达到不断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的目的。与此同时,公路部门也应当与业主进行沟通协商,根据车流量状况、天气情况以及节日变化等等信息,进行具有计划性的整治工作,增强违法工作的教育以及处罚力度,给驾驶员造成高压状态。

4.4提高养护单位的安全意识

养护部门理应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增强日常培训工作力度。因此,养护工作人员理应具备基本的关于危险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的知识,这也是这项岗位的基本需求。无论是现场的负责人员或者员工,都应当了解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安全知识,明确有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方法,为养护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的养护以及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既可以起到提升使用寿命的作用,又可以起到保证公路日常运行的作用,方便居民日常出行。因此,养护工作的推进,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交通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经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立同.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35):153-154.

[2]张益志.公路养护施工工艺与安全管理要点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6):129-130.

[3]刘辉.关于公路养护安全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5(04):268.

[4]何明芳.浅谈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7(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