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

/ 2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

郑建红胡文熠陈晓丹

郑建红胡文熠陈晓丹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浙江杭州310003

【摘要】机器人发展史自1987年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完成,腔镜外科掀起了微创外科的热潮。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持续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1]。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与护理。结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提高医疗与护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前列腺癌;机器人腹腔镜;重建类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292-01

自从2000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引入泌尿外科领域以来,最新一代的达芬奇S(daVinciS)机器人于2014年9月11日在我院装机成功,院长完成第一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从此,我院各科陆续开展机器人手术,我院泌尿科有两组医生拿到资格证并且开展泌尿疾病的手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护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4年9月11—2014年12月31日收集前列腺癌患者70例,术前均行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病理报告示“Gleason评分6分~9分不等的病人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1.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由医生掌控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操作完成。

1.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手术效果明显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创伤及失血,提高手术效果,提高美观性;扩大手术患者适用范围:高龄患者,高危患者;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病床周转率;开展更高难度的手术。

1.4重建类手术后保留了膀胱颈口和双侧神经血管束,改善了排尿功能(尿失禁现象)和性功能障碍的情况。

2结果

2.1统计70例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量10ml~50ml不等,术后拔引流管时间2~5天,肛门排气时间1~3天,下床时间1~2天,术后住院天数4~8天,均平稳过渡围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尿控基本恢复,性功能恢复比开放手术更有优势。

3护理

3.1做好各项护理评估和记录患者术后回病房安置平卧位,进行压仓评分、坠床跌倒评分、切口疼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给予心电监护,双鼻导管吸氧,床栏保护,呼叫器放于床头的措施,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每小时监测一次并且做好实时记录,告知相关术后导管宣教,设备宣教,术后第一天抽血常规和肾功能了解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电解质紊乱情况,有情况通知医生以便做出相应的支持治疗和护理措施,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均无出现电解质紊乱情况,机器人手术降低了术后的风险。

3.2切口与引流管的护理应确保患者切口引流通畅,防止扭曲、折叠,注意观察切口引流情况以及切口敷料渗液情况,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切口小,引流管切口敷料隔日更换,其余手术切口只要3cm×2cm的敷料即可,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同时切口愈合快,局部疤痕小且美观,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3.3切口疼痛的护理传统开放手术患者术后往往需要止痛泵或用止痛药物来缓解手术后切口的疼痛,术后用数字法疼痛表评分在3~5之间,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后因切口小,创伤小,大大降低了患者疼痛的阈值,术后用数字法疼痛表评分<3分,减少止痛泵的使用,减少使用止痛泵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肛门排气,也便于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

3.4康复护理传统开放手术患者往往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协助下完成床上的被动翻身活动。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活动较早,可自行主动翻身改变体位,有利于术后预防肺部感染并促进了肠蠕动的恢复,由于患者的主动活动也加快了术后的康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3.5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满意较满意差)通过术后出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统计,在护士护理与技术这一块均达到了满意的最高等级。

3.6术后随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患者在3个月的随访中了解到患者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方面均显著改善。

4展望学科领域护理的发展

4.1国际上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使得临床开展更为精确、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我们有理由深信,在不久的将来,技术的改进必将进一步提高机械手的灵活性和视野的精确度,缩小机器人的体积和减少费用,必将使机器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2]。当然,在护理领域的观察也是十分必要的,手术的成功也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贯穿于整体化护理,有全面系统的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评价效果。及时与医生沟通的重要性,如何使患者平稳过渡危险期,通过医护合作的能力,可以使护理技术上身一定的高度。对于新的技术的出现,随之而来的相应的新的护理方法也应运而生,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中去摸索更好更完善的护理方法,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改善,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家庭。

参考文献:

[1]过菲杨波等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现状.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4,6(8):160.

[2]王先进钟山沈周俊机器人手术的经济学探讨[J].上海医学,2011,34(1):70~73.

作者简介:

郑建红,女,1975年,主管护师,护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