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疼痛用药护理

/ 2

肿瘤患者疼痛用药护理

徐玉玲

徐玉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150080)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335-02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专科护士在保证疼痛治疗顺利进行以及缓解由疼痛带来的痛苦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肿瘤科护士,应熟练掌握癌症疼痛的护理知识,以保证患者得到更加专业有效的护理,促进癌症疼痛得到最大程度缓解,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1给药途径

很多患者入院后会要求使用针剂止痛,他们可能认为这样起效快,效果好。这时,护士应教育患者尽量首选口服给药,告诉患者口服是无创伤的给药途径,相对安全。另外,口服给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主动性。经皮给药也是一种无创的给药途径,一般用于相对稳定的疼痛治疗。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注射药物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出院后用药不方便,吸收也不可靠。

2给药时间

目前疼痛治疗药物根据药物释放速率大致分为即释制剂和控/缓释制剂两种。很多患者认为只有疼痛无法忍受的时候才需要用止痛药。这是临床中存在的最常见的误区。事实上,规范化的给药方法是:对于持续性疼痛的控制,应按时给予控/缓释制剂,辅以必要时增加剂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止痛药物在体内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保证疼痛得到持续缓解。出现突发疼痛时给予即释制剂止痛药,才能使突发疼痛迅速缓解。护士应告诉患者按时服药对于疼痛持续缓解的重要性,教育患者癌症疼痛如同其他慢性疾病一样,需要常规药物控制,而不能等到疼痛无法忍受时再用药。

3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长期大剂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发生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肾毒性反应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应告之患者如有胃肠道不适或症状加重,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指导患者同时服用润肠通便药以预防便秘。很多患者在出现严重便秘后才使用通便药,导致只能使用强效泻药来处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应向患者解释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并遵医嘱给予胃复安等药物预防,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对初次使用或明显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思睡或嗜睡等镇静表现,连续评估并记录镇静程度,如镇静程度严重,应建议医生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以免发生呼吸抑制。如果确定患者出现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应立即使用纳络酮解救。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并不停地呼唤患者,如果过快或过量,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无法控制的疼痛。另外,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会产生躯体依赖性,对拮抗剂极其敏感,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在患者意识清醒,呼吸频率大于9次/分后,应鼓励患者深呼吸并连续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直到意识和呼吸完全恢复。另外需强调的是,患者出现由阿片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时不宜吸氧,特别是高浓度氧。

4使用透皮贴剂患者的护理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疼痛相对稳定的维持用药,药物经皮肤持续释放,一次用药维持作用时间可达72小时。初次用药后6~12小时内达血浆峰浓度,12~24小时达稳定血药浓度。护理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选择合适的粘贴部位,多选择躯体平坦、干燥、体毛少的部位,如前胸、后背、上臂和大腿内侧;粘贴前用清水清洁皮肤,不要用肥皂或酒精擦拭;待皮肤干燥后打开密封袋,取出贴剂,先撕下保护膜,手不要接触粘贴层,将贴剂平整地贴于皮肤上;并用手掌按压30秒,保证边缘紧贴皮肤。每72小时定时更换贴剂,更换时应重新选择部位;贴剂局部不要直接接触热源,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皮肤对芬太尼的通透性,增加药物释放的速率,缩短药物持续作用的时间;使用多瑞吉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记录。

5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

很多患者担心用麻醉性止痛药会成瘾。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会产生生理依赖性和耐药性,但不应与成瘾性混淆。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性也称成瘾性,是指为了得到精神上的快感而不择手段地获取并使用药物的行为,是滥用药物的行为。事实上,有调查资料表明,麻醉性止痛药用于缓解癌症疼痛,极少发生成瘾,其成瘾率低于4‰。生理依赖性是阿片类药物的药理特性之一,一般出现在突然停用药物或使用阿片类药物拮抗剂纳络酮时,其典型症状有焦虑、易怒、寒战、出汗、鼻溢、恶心、呕吐、腹痛等,也称戒断症状。护士应告诉患者无需担心停药带来的不适,因为当病因解除后,按照阿片类药物规范化的撤药方案,戒断症状完全可以避免。阿片类药物的耐药性是指为了维持镇痛效果,需不断增加药物剂量。产生耐药性的最初表现是一定剂量的药物作用时间缩短。很多患者担心现在增加止痛药物剂量,以后再增加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在需要加量时拒绝加量。护士应告诉患者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按原有剂量的25%~50%逐渐增加,药物的镇痛作用将随之增加,因为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没有极限。对阿片类药物成瘾性和耐药性的担心是临床疼痛患者最常见的顾虑,护士应主动与患者讨论这些问题,并给予正确的解释,以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保证疼痛治疗的顺利进行。

6老年疼痛患者的护理

年龄是影响疼痛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老年患者在生理、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导致其在疼痛控制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调查发现老年癌痛患者多不愿意汇报疼痛,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医护人员通常误认为老年人经历的疼痛体验多,对疼痛的耐受性强而忽视了老年人群的疼痛。老年人生病以后的角色改变,成为被照顾的对象,因此出于自尊,在忍受疼痛方面尽可能表现得坚强。调查结果还表明老年癌痛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程度明显高于年轻人,他们更加担心用麻醉性止痛药可能成瘾,担心不能停药或停药时会出现不适。此外,老年人群高发视听障碍、语言沟通障碍.也是导致患者不能及时汇报疼痛的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中应注意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鼓劢患者表达疼痛感受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向患者解释忍受疼痛不表示坚强,也不利于治疗和康复。并鼓励患者说出对疼痛药物和治疗存在的顾虑,给予正确的解释,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担忧。

老年患者在疼痛控制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对阿片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更敏感。随着年龄增加,其体内肌肉、脂肪和水分的比率变化,影响了对药物的吸收,导致对阿片类药物治疗效果趋向于更敏感。因此,老年疼痛患者用阿片类药物的起始剂量应小于年轻人,一般为年轻人起始剂量的25%~50%,并根据患者的反应缓慢加量。另外,随着年龄增加,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药物的代谢速率减慢,因此,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并容易在体内蓄积,毒性反应增加。因此,护理中应特别注意止痛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

参考文献

[1]肖海.危重病护理方面的进展与问题.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8,6:246-274.

[2]黄孟菊.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南方护理学报,2004,11(4):51.

[3]张惠兰,陈荣秀.癌症病人的症状与处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