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入境—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以导入境—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法教学探究

沈纯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215221)

摘要:每进行一堂成功又精彩的数学课,都离不开教师合理科学的课堂导入方法。课堂导入是一门需要仔细探究的艺术,它在教学环节中显得至关重要。拥有一个优秀精彩的课堂导入,这堂课便已事半功倍。本文通过真实的小学课堂教学案例来说明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4个常用课堂导入教学方法,进一步说明以导入境教学方式优势所在。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导入;以导入境

一、课堂导入的优势与功能

(一)课堂导入的优势

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去。首先,课堂导入可以作为一座知识的桥梁,连接着旧课程与新课程,让学生可以温故而知新。其次,课堂导入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心骨,可以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强化首次认知,有助于顺利学习后续数学知识。

(二)课堂导入的功能

课堂导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加学生上课注意时长方面。众所周知,上课是否集中注意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高效。课堂导入教学能够有效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之中。

课堂导入的功能其次体现在增强学生认知水平上。进行合理的课堂导入有利于学生顺利地获取该节课程理论知识,以便了解并记忆该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积极提醒,及时回归

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性好动。进入教室后,教师应立即提醒学生有序就坐,准备好当堂课所需课本及教辅材料,肃静并收心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可以利用与本节课程有关的音乐、漫画、动画等方式,引导学生专注于课程的学习。这是教师进行课程导入的第一步,能够极大地缩短学生身心回归到学习当中的热身准备时间,为整堂课的认真听讲做铺垫。

具体教学实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与正方形》这节课时,在新课程的伊始,教师为学生播放与数学有关的动画短片——《怪物数学小分队》,动画片要紧扣学生兴趣以及喜好,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动画的优势,发挥其立刻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实践表明,在新授课程之前,播放一段与本节课相关的动画短片,不但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使其在课堂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带领小学生们轻松地跃入数学海洋之中。

(二)温故知新,上下衔接

教师在正式开始课程的讲授之前,可以先将新旧数学知识前后衔接在一起。因为数学各种知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所以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从知识整体结构出发,温习并预习相关旧知识,承上启下导入即将学习的新课程。这种课程导入形式可以使小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组合以及衔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使学生可以更加顺利地学习新数学知识,促使学生产生更大的求知欲望。

具体教学实例: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7《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复习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面积求法,学生通过集体复习,对于略有生疏的知识加以巩固,为更顺利学习不规则图形相关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温故而知新的课堂导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利用实物,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直观感受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合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教具可以使数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有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具体,精力变得更加集中,也在无形中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易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具体教学实例:在学习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认识图形》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实物,如:教学用具、文具、教室里的摆设等。这些实物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对图形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教师不断地变换手中的教具并提出关于图形的问题,使学生上课时可以目不转睛地跟随老师,在思维上保持高度集中,有效调动学生对于图形学习的积极性。

(四)数学故事,增强趣味

教师可以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准备与当堂课有关的趣味故事。使用有趣数学故事导入方法,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将讲述诙谐的数学小故事作为课程导入的一部分,不仅可以让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也便于学生掌握即将引入的数学概念,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使他们专注于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在精彩绝伦的小故事中接受数学、喜欢数学。

具体教学实例:数学教师在讲解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内容《循环小数》时,可利用《山、庙与和尚》的故事进行教学导入。故事里不断重复“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利用此故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不断循环的“循环小数”。

结束语:

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课堂导入方法类型丰富多样,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以及课堂实践的反馈,不断优化课堂导入方法。经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合理的课堂导入方法可以一定程度地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上课气氛,有效激发小学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极大兴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佘玉春.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4(7):40-42.

[2]郑毓信.数学的文化价值何在、何为一一语文课反照下的数学教学[J].人民教育,2013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