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浅议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刘彧挥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新媒体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很多人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也是所有人对世界、对外界的信息传播方式。现有的新媒体有手机终端、互联网平台、移动媒体等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有非常大差异的,但是新媒体的诞生意味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现今,新媒体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应用,在各大高校中更是随处可见。新媒体的应用推动了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注入了新的生机。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有非常多的优势。不仅能够随时随地地收取信息、传播信息,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与信息传播者或是信息收取者进行互动,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本文简单阐述了新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党建;思想政治;运用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应用传统媒体促进高校培育学生,并不能获取理想的效果。但是,在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与信息技术时代后,新媒体逐渐在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有很多研究学者认为,高校应该抓住这股东风,适当的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优势,充分的在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运用新媒体,增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与时代感,从而提高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转化为高校发展的优势,帮助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新媒体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1.1多元文化冲击

伴随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多元文化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冲击。在校大学生尚处在个人思想道德培养、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社会中多元文化即便可使大学生眼界得到一定开阔,然而同样会对大学生健康思想观念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使得他们极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的影响。在这些负面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学生所形成的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相冲突的思想观念,这显然违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1.2新媒体对学校的影响

应该指出的是,新媒体是具有很大优势的,内容广泛丰富,实效性强,互动性好等。新媒体在高校普及应用后,无异于为高校的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高校学生从原本的被动接受者,成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参与者,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内容,教育信息的传播者与继承者。学校可以通过现有的一些信息传播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将信息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同时,新媒体也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权,主动权,推动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通过新媒体,学生与高校可以进行活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及时进行调整完善,提高学生们对于学校的责任感,让学校的发展趋势变得更好。

1.3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智能机的普及直接改变了高校的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现今大学生人手一个智能机,随时随地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机终端传递信息,传播信息,与信息传播者进行互动。学生的信息传播,交流平台不断增多,微信、微博、QQ、直播等等均成为大学生们用来传播信息的平台。通过智能机,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接受者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互动交流。再者,现在新媒体中的内容非常丰富、资讯、视频、娱乐等等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高校学生想要随时随地传播信息,收取信息,娱乐沟通等需求,加强了高校学生的信息传播目的性以及选择主动性,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参与意识。在高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新媒体,首先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其次可以利用新媒体更好的传播核心价值观。虽有一定的优势与应用价值,但是,现在新媒体中的内容太过杂乱,不仅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低俗化,娱乐化、歪曲历史、暴力化等内容。这些内容或多或少的给学生的三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沉溺于其中不可自拔,最后形成了不健康的价值观,动摇了学生的理想信念。

2新媒体在高校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2.1夯实党建工作的根基

首先就需要夯实党建工作的根基,这也是党建工作中的基础。党建工作需要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强化其阵地教育意识,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的建设,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积极的参与到两者工作的融合中,高校还需要对其党员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为了保证党员组织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高校需要对其党员进行再教育以及教育的监督等,并采取定期或者日常监督的方式等,来对党员综合素质进行保障,从而实现党建工作坚实的基础支持。高校在对党建工作根基夯实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思政教育大格局的构建,充分的发挥党组织对思政教育中的堡垒作用以及主体意识,形成牢固统一的教育合力体系。

2.2基于新时代党建思想指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时代党建思想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密切关注党群、干群关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因而,不管是党的意识还是人民主体意识,归根结底是立场问题,其终究是要将人民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还是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等培养的有力途径,因而基于新时代党建思想指引,应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可以偏概全、标准统一。在民办高校思想工作中,应当秉承学生发展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及接班人。

2.3打造平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熟练应用新媒体,关注网络舆情,也要将新媒体成为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平台。很多学生过度的关注网络舆情,并受舆情影响,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兴趣爱好。因此,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特定,合理的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将高校的社团组织融入其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目的。让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平台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交流、一起进步。比如文学社的负责人可以在平台上发出消息:收录优秀小故事、优秀散文等。有写作爱好但是没有加入文学社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投入平台,在成功录入并在平台上传播,受到赞美后获得的成就感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也能够在其他同学找到发展兴趣爱好的平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新媒体强势地进入了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高校必须利用这一现象,把握新媒体具备的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等特点,扬长避短,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辟沟通互动渠道,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合理利用新媒体,及时、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让高校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淑艳.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的整合运用实践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5):121.

[2]陆苗.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的整合运用实践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17(6):79.

[3]方岳.新媒体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