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 1

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任睿

(总参军训部三管处门诊部保健室北京100039)【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临床中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的治疗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在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救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方便选出58例,并分成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29例,常规组只使用辛伐他汀一味药物治疗,联合组使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两味药物治疗,对比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较之常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1.55%,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为1.89%,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两味药物比单用辛伐他汀一味药物的治疗疗效更好。【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老年;比索洛尔;辛伐他汀;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8-01不稳定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心绞痛两者之间的一种冠状动脉综合征,该疾病比较常见,患有该疾病的老年群体的致死率较高[1]。基于此,本文方便选出我院58例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对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病例资料在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救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方便选出58例,并分成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29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如下:常规组中有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2±3.47)岁;联合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2±3.14)岁。所有入选对象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情并同意签字,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基本资料经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只使用辛伐他汀(口服,20mg/次,1次/d)一味药物治疗,联合组使用比索洛尔(口服,5mg/次,1次/d)与辛伐他汀(口服,20mg/次,1次/d)两味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0d。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指标:观察与分析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疗效判定: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判定分为优、良与差三个等级[2]。如果患者不再发生心绞痛或者发作频次明显减少,且心电图也恢复正常则判定为优;如果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渐渐减少,病情有好转迹象,且心电图异常状况有所改善则判定为良;如果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无改善,心电图异常状况也无变化则判定为差。两组的总治疗疗效为优与良之和。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的治疗疗效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的对比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联合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的结果均比常规组的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表1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的对比(`x±s)组别例数(n)发生心绞痛频次持续时间联合组292.30±0.232.54±0.02常规组294.59±1.024.99±1.532.2两组治疗疗效的对比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联合组的治疗疗效较之常规组的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表2两组治疗疗效的对比[n(%)]组别例数(n)优良差总疗效联合组2919(65.52)9(31.03)1(3.45)28(96.55)常规组299(31.03)9(31.03)11(37.94)18(62.06)2.3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对比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1.55%,常规组不良反应率为1.89%,两组与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3。表3两组不良反应率的对比组别例数(n)头晕心悸乏力总计联合组291(0.34)1(0.34)3(1.02)5(1.55)常规组291(0.34)2(0.68)3(1.02)6(1.89)3讨论老年群体的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老年群体中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该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如不能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治疗,则极易导致患者发生猝死或是心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及生命安全[3-4]。该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或粥样硬化、炎症、低血压与严重贫血等皆可引起不稳定心绞痛。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在药理上分别属于受体阻滞剂与调脂类药物,前者的受体阻滞选择性强,对患者心率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并可以有效的起到缓解去甲肾上腺素伤害患者心肌的作用,后者可以稳定粥样斑块、减少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有报道称单独使用辛伐他汀的治疗疗效并不理想,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须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5]。本文中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服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两种药物的联合组经过治疗后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的结果均比常规组的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临床中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两味药物比单用辛伐他汀一味药物的治疗疗效更好,应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杨金球.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系统医学,2017,2(03):42-44.[2]朱王亮.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8):185-187.[3]王磊.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2):33-34.[4]闫秀莲.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J].大医生,2018,3(07):67-69.[5]李婷.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05):610-612.

相关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老年 比索洛尔 辛伐他汀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88-01 不稳定心绞痛在临床上属于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心绞痛两者之间的一种冠状动脉综合征,该疾病比较常见,患有该疾病的老年群体的致死率较高1。基于此,本文方便选出我院58例患有不稳定心绞痛的老年患者,采用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对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救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方便选出58例,并分成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29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如下常规组中有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在5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2± 3.47)岁 联合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2± 3.14)岁。所有入选对象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情并同意签字,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两组基本资料经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只使用辛伐他汀(口服,20mg/次,1次/d)一味药物治疗,联合组使用比索洛尔(口服,5mg/次,1次/d)与辛伐他汀(口服,20mg/次,1次/d)两味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0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指标观察与分析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以及治疗疗效与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判定分为优 良与差三个等级2。如果患者不再发生心绞痛或者发作频次明显减少,且心电图也恢复正常则判定为优 如果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渐渐减少,病情有好转迹象,且心电图异常状况有所改善则判定为良 如果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次无改善,心电图异常状况也无变化则判定为差。两组的总治疗疗效为优与良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处理,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使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的治疗疗效使用n(%)表示,采用&chi 2检验,P< 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时间的对比 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联合组发生心绞痛的频次与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