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绿色消费,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3

倡导绿色消费,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

刘玲

刘玲(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30-02

摘要:21世纪,中国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任。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消费;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消费模式。”而在2010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其在本质上就是绿色消费模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在绿色消费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们的生活富裕。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与价值

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个体利益的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为了使人们有较系统的了解,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等方面。

我国消费者协会认为,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改变环境不友好的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消费。

绿色消费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受思想意识的支配,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意识下,人类的生活消费必然是“以我为中心”的过度追求

物质消费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讲究排场、铺张浪费。绿色消费则拒绝铺张和浪费,要求珍惜财富,做到物有所值,俭朴节约,物尽其用和功能为本,形成人类文明的理性的科学消费方式。同时,绿色消费并不抑制消费,它鼓励合理健康的消费,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而且还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为了使自然免于崩溃,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要求人们必须放弃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针对世界贫富差距显著,过度消耗资源的现象,节约型消费还倡导公平原则、和谐发展,力图改变人们不能平等的利用资源的状态,使社会和谐序的发展。

绿色消费是一种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的消费方式。从内容上看,绿色消费包括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以及物质的回收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对生态环境与物种的保护等诸方面。绿色产品是绿色消费的基础,它是指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并有利于资源再生回收的产品。这种产品具备合理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并且易于分解。绿色产品还需要绿色包装和绿色品牌,并要符合绿色标志和环境标志

可见,绿色消费是全新的消费方式,它将人类生活方式生态化、绿化,要求人们将生态意识、生态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相比传统消费方式,绿色消费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对于人类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

首先,绿色消费具有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提高人的体质的价值。绿色产品具有安全健康的特点,例如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元素,且具药用价值,对于人体的生长,防病治病,维护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蔬菜水果是含维生素C的“富矿”,鲜枣尤为突出,每100克中含维生素C540毫克。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理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体质,保证人们健康长寿,享受人生的乐趣,都具有重大的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的享受价值会越来越高。

第二,绿色消费具有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价值。人类的生活需求不仅需要大量的、优质的物质资料满足生理需求,提高衣食住行的品位,而且需要丰富的精神产品满足心理需求,增进身心的健康。如果说绿色食品消费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那么绿色观赏消费就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人们可以观赏公共园林花卉、绿茵草地、茂密森林的时候,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美景,还能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绿色消费具有满足人类的生态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全面发展的价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在森林繁茂、鸟语花香、水源充足、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幸福地生活,社会才能可持续全面发展。绿色消费是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低资源和低能量的消费模式,它要求人们节制物欲,倡导人们过健康、简朴的生活,以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经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

总之,绿色消费是对自然家园的保护,也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它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促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快速提高,但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依然在社会上存在,并形成一股浪费之风在社会上不断地蔓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铺张型消费。这主要是为了形式上的好看而多用人力物力的一种消费。表现在婚丧嫁娶方面尤其严重,据统计,在上海地区,青年结婚时的平均费用已经超过了10万元,全国每年的人情费总支出高达1000-1400亿元,而因办理丧事仅花圈一项全国每年所耗费用足可以再建一个亚运村!

二是攀比型消费,指追求虚荣,热衷于攀比,以占有物质产品的价值来标榜个人价值。这种消费从农村到城市各个年龄阶段都存在,尤其是青少年的攀比消费尤其令人瞩目,在国内某高校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月三百贫困户,五百八百刚够住,一两千元才扮酷,三千以上是大款!”这种消费现状实在令人堪忧。

三是极欲型消费。它是为了追求各种满足而形成的一种极度的欲求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造成巨大的浪费。

如住房追求大面积、高标准、过分或反复装修;轿车追求大排量、豪华型等。

四是污染型消费。一次性商品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一个代表。目前,我国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

五是陋习型消费。一项家庭调查表明,有88%的用户经常不把电视、电脑完全关机,中国节能产品中心认为,这种情形消耗的电能已占中国城市家庭电力消耗的10%左右。

所有这些不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行为,不仅造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浪费,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消蚀了人们的节俭精神。因此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必须不断的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最终实现绿色消费基础上的生活富裕。

三、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绿色消费基础上的生活富裕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将是未来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中人们的“生活富裕”是节约型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它以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为前提和条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将人们的生活富裕建立在绿色消费的基础上。

首先,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行为的起点。节约意识、节约文化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利支持,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的“软”约束,对节约建设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与环保意识,培养绿色消费观念,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形式多样地向人们推广普及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提高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并通过实验对比,工程示范等活动,让人们真正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消费的好处及其重要性,自觉树立起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倡导全民节约,倡导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经济、简单、实用、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其次,引导生产者进行绿色生产,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必须有丰富的绿色产品。生产者对绿色产品市场的开发,以及保证产品质量和充分供给是绿色消费发展的前提。但作为新兴产业的绿色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多数绿色产品未形成规模生产,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所以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向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通过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绿色产品的能力。

最后,整顿规范绿色市场。为保证消费者能够顺利购买到满意的绿色产品,也为了提高绿色产品的竞争能力,大力整顿不规范的绿色市场也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加紧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绿色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制度及其生产和销售法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强制性的约束。二是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者,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以确保绿色市场的有序性,增强消费者的购买绿色产品的信心。三是要求政府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增加生态税,对绿色产业加以扶持。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不随便扔垃圾,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等,形成绿色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曹丽娟.试论绿色产品的定位与开发[J].科技管理研究,1997.4

[2]郭因,黄志斌.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通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3]绿色工作室编著.绿色消费[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11

[4]魏锋.绿色壁垒攻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

[5]赵弘志,关键.绿色经济发展与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3

[6]刘思华,刘泉编.绿色经济导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1

[7](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东方出版社,2002.5

作者简介:刘玲:(1981—)女,安徽广德人,硕士研究生,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