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理论下赏析窦桂梅《威力的奇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主题阅读理论下赏析窦桂梅《威力的奇遇》

赵菁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东街小学742500

窦桂梅老师说:“语文学习是读一本书一本本书的过程。”书籍是认识世界的开始,是引领灵魂的指南针,是启迪心灵的灵丹妙药。作为老师,怎样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又怎样指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阅读,把一本本书变成孩子们汲取精神食粮的丰盛大餐呢?《威利的奇遇》这节课窦桂梅老师给我们给出了锦囊妙计,我将从窦桂梅老师“主题阅读理论”的角度来尝试解析《威利的奇遇》这节课的教育智慧。

一、窦桂梅学术思想

窦桂梅是著名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她的教育历程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写作的过程。她撰写了10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笔记,结集出版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玫瑰与教育》等多部专著,有50多课时经典课堂案例在全国有广泛的影响。她提出的“三个超越”“三个回归”“1+X课程”“主题阅读”理念,在语文界有深远的影响。她说:“正是童年对自然的阅读、少年对小说的阅读,奠定了我后来的精神底色,界定了我一生的精神格局。”可以说她的成功就是童年时对书籍如饥似渴的阅读,和成年后对阅读和写作的坚持不懈而共同造就的。由此可见,阅读对改变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乃至对一个人的成功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意识到了阅读对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不用策略去引导孩子们,只是一味地强调让孩子们去读,并不能真正调动孩子们主动阅读的愿望和兴趣,因此,有效的阅读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窦老师《威利的奇遇》为我们如何开展阅读课教学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弥补了我们大多数老师在阅读推广这方面的空白和误区。

我有幸于2016年4月23日在兰州市政法学院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小学语文教育名家阅读与写作教育观摩活动”中,现场聆听了窦桂梅老师主讲的《威利的奇遇》。我结合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主题阅读理论,对这节课进行赏析。

二、主题阅读理论浅析

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个中心意思,这个中心意思就是“主题”,也就是窦老师说的“文眼”。主题阅读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把每一篇文章蕴含的这个“文眼”挖掘出来,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创设情境,展开教学。比如:《永生的眼睛》可提炼出“永生”,《圆明园的毁灭》可提炼出的“毁灭”,《去年的树》可提炼出“友谊”等。这种主题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在于打破了从字词入手,以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为主,过分注重语文工具性的教学模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对生命感悟、人生意义思考出发,在文本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威利的奇遇》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奇遇”。

三、《威利的奇遇》赏析

1.《威利的奇遇》书籍特点。安东尼·布朗把《鲁宾逊漂流记》《金银岛》《侠盗罗宾汉》《打火匣》《彼得·潘》《爱丽丝漫游奇缘》《绿野仙踪》《莴苣姑娘》《柳林风声》《木偶奇遇记》这十本书的内容编在了一本绘本故事《威利的奇遇》里。他从每本书里精心挑选一个最精彩或最扣人心弦的情节,创作插画,并以威利的口吻用一百多字简要讲述所选情节,巧妙地在每个故事末尾设置一个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孩子们去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2.《威利的奇遇》课堂赏析

(1)确定主题“奇遇”。窦桂梅老师这节课是从给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威利的奇遇》开始的。她先出示书名,让大家说一说什么是“奇遇”,并让孩子们把自己对奇遇的理解写在黑板上自己认为适合的地方。孩子们有的说奇遇就是“妙不可言”,有的说是“不可思议”。本节课就围绕“奇遇”这个主题展开。(2)开启“奇遇”之旅。当孩子们对“奇妙”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紧接着窦老师出示封面《金银岛》这个故事的插图,让孩子们观察插图,抓住细节猜这个故事讲的是哪本书,从哪里判断出来的?故事的结果会怎样?孩子们小组合作从配图和文本描述以及文本设置的悬念中找出线索,尝试阐述理由,推断故事结局。然后选择一个主持人,组织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用这样的方法和孩子们共同分享了《金银岛》和《鲁滨逊漂流记》。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准契机借孩子们的回答,巧妙地概括出讲述故事要抓住的关键问题:情节、线索、人物、细节、悬念。这是推广阅读介绍故事时必须交代清楚的几个问题,窦老师在不经意间就结合具体情境传递给了孩子们。紧接着由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刚才分享学习的方法,在其余8个故事中任选一个,进行探索。这就是窦老师向孩子们推广整本书阅读的过程。(3)掌握安东尼讲故事的手法。在完成对故事的解读之后,窦老师引导孩子们分析总结作者安东尼表现故事的手法:①以时间转换词为故事间的线索。每个故事开头放大字体的词语,用这些词语把一个个故事串起来,形成威利的奇遇。②抓住情节,设置一个悬念。每个故事末尾留有一个悬念。③图文并茂。一边是文字讲述故事,一边是可以提供线索情节的插画。这一步至关重要,孩子们掌握了怎样推荐一本书的方法。(4)尝试自己创作。学以致用,窦老师让孩子们小组合作,以安东尼表现故事的手法推荐一本书。最后展示孩子们创作的图文作品。孩子们通过观察文字介绍和所配插图,从中找出三个依据来推断出这个故事讲的是哪本书。如果不是对整本书进行细致阅读,是很难完成这个富有挑战性任务的。如果把每个小组的作品合起来,就又是一本新的“《威利的奇遇》”。

就这样,当一堂课结束时,我们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不仅一起阅读了《威利的奇遇》这本书,而且掌握了用图文并茂和设置悬念的方法推荐一本书的方法。窦老师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一次奇妙的阅读和阅读推广之旅。在一个教师和学生的生涯中这怎能不算是一次美妙的“奇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