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

马清涛

马清涛

(洛阳市洛宁县妇幼保健院神经外科河南洛阳471700)

【摘要】目的:评价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40例的两组,对照组行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就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施以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则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可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穿刺碎吸术;脑出血;颅内血肿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080-02

在急危重症医学领域,脑出血较为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内科保守疗法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当前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常用方法,内科保守疗法是通过单纯使用药物来缓解血肿及对脑组织的压迫症状,并能直接止血、清除血肿[1]。随着临床诊疗手段的不断改善,手术治疗在本病的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能在较短时间内清除颅内血肿,且对患者损伤较小,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残率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进一步确定微创穿刺碎吸术在治疗本病中的优势,本次研究对我院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成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均为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共80例。病例均符合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3],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于发病后24h内入院,排除伴有颅内肿瘤者,动脉畸形及因其他疾病因其脑出血者。80例患者中有男43例,女37例,年龄范围在44-77岁之间,年龄均值(58.3±4.5)岁;血肿量25-80mL,平均(48.5±5.5)mL;按出血部位划分:基底节出血59例,脑叶出血16例,丘脑出血5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肿量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如脱水、止血、降压、利尿及预防并发症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创穿刺碎吸术,参照CT检查结果选择穿刺点,穿刺方向则与血肿同侧枕极,并根据患者颅骨厚度调节YL-1型血肿粉碎针的长度。患者取仰卧位,将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并行局部浸润麻醉,使用充电式手钻将血肿穿刺针将颅骨与硬脑膜钻透,进入血肿腔后将针芯退出,换成塑料内芯后进入血肿内,并与引流管相接,从侧管稍加负压抽吸,先抽取总量的30%,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待冲洗液清亮后注入1万U尿激酶,在夹管1-4h后将引流管放开,并继续冲洗。随后根据CT检查结果调整引流管的位置。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判定标准[4]

参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其通过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的变化进行评估,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91%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范围在46%-90%之间,病程程度为1-3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范围在18%-45%之间;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以下;总有效涵盖治愈、显效与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变化为颅内血肿会对周围血管及组织造成压迫,导致局部血流量下降,且颅内血肿并发的脑水肿还会导致坏死组织的周围出现较大范围的低灌注区,使得血肿周围出现缺血性损害[5]。内科保守疗法与手术清除血肿是当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其中手术方法能解除颅内血肿造成的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

内科保守疗法虽为无创治疗,但药物作用需要较长时间,且恢复时间较长,导致住院时间与费用也会相应增加,而且内科保守疗法主要靠药物治疗,不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血肿占位及脑疝等症状,从而无法有效遏制病情的恶化[6]。微创穿刺碎吸术通过粉碎穿刺针与生物酶技术能对颅内血肿有效吸引、液化及引流,清除血肿较为快速,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不仅在疗效上优于内科保守治疗,也能减少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5]。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则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可有效清除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占盟,刘志云.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04):572-573.

[2]谢永锋,杨波.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抽吸术与内科治疗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06):867-868.

[3]简雪姣.脑出血后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0):2392-2393.

[4]康强,周东,曾胜田,等.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J].广东医学,2012,33(20):3103-3104.

[5]朱爱民,孙俊芳.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3):112-113.

[6]曹建玺,梁俊红.脑出血微创碎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与内科治疗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