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线设计若干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道路路线设计若干问题探析

李涌泉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610081

摘要:道路路线设计的好坏可对道路设计整体质量的高低起到决定性影响。本文主要对道路设计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并详细的阐述了一些道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注意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说明,希望可以为有关的部门和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为促进道路路线设计质量的提升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道路;路线设计;若干问题

引言:道路路线设计主要指的是,对道路的横切面以及纵面、平面实施综合设计,科学性较高的路线设计,有助于促使通行车辆的行使更安全,使得驾驶员体验到更为舒适的驾驶感觉。基于此,在实施道路设计时,明确路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重视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不断优化和完善路线设计的流程、内容等,有助于促进道路设计整体销量以及质量提升。

一、道路路线设计的意义探讨

在对某一道路工程实施具体建设时,进行有效的道路设计至关重要,包括施工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等,其中,也需要设计出可行性较高的道路设计方案以后,再实施各环节的施工操作,有助于确保后期各环节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进行。路线设计作为道路设计中具备较高关键性的环节之一,确保其质量等同于确保了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且一旦方案确定无法变更,究其原因,可对道路路线设计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路线设计本身也具备较高的繁琐性,基于此,更有必要对促进道路路线设计质量提升提起高度重视,并注重在设计道路路线时,积极分析和掌握设计的特征和重点。

倘若道路路线的设计缺乏足够的合理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他道路设计的质量和效果。道路路线设计之所以是道路设计中的最为主要的环节,主要原因是,其不仅会对道路通行的能力以及所能创造的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且也会对通行车辆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舒适度产生较大影响。同时,道路路线设计也并非简单的几何设计,而是需要将其和人机工程学合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升设计的整体质量[1]。

二、道路路线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对实施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理应对道路的路线设计提起高度重视,且有必要探寻和创新出多种有效手段,促进道路路线设计质量提升,有助于提升道路设计整体质量以及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下文将针对道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择选路线方案

在挑选和制定路线设计方案时,需要重视对大致路线的选择,此项工作于路线设计过程中具备的基础性较高,确保其质量,有助于后期各环节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其中,选择路线的方式通常为:研究工程图纸——施工现场考察——对比线路方案——分析最优线路——专家讨论研究——明确最优路线。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为,不论就哪一个地方区域的道路而言,在具体择选道路路线时,都会同时择选和设计出多种方案,但各个地方区域具有的特点不同,所以,在具体择选道路线路方案时,应注重基于相应地区的实际特点和现实需求,明确侧重点,并对其加以充分考量,有助于择选出最优路线[2]。

(二)纵断面的设计

所谓高质量的纵断面设计,主要指所设计的纵断面不仅符合标高控制点约束,也促使公路的工程数量大幅度减少,线形流畅,有助于确保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在设计道路纵断面时,需要重点控制的要素包括竖曲线半径以及坡长等。其中,在设计纵坡时,既应对如何有效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差加以充分考量,一减少超车事故等出现的几率,同时,也应对排水问题提起应用重视。坡度大的纵坡和横坡间可以构成相对较大的合成坡度,有助于促使路面积水更快的排出;坡度小的纵坡,构成的合成坡度也会相对较小,不利于提升排水的速度,且会导致道路仅能依靠横坡进行排水操作,极易导致路肩积水等问题产生,对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存在较大威胁。

基于此,针对道路横坡较易出现各种积水问题的路段,应采取增大纵坡坡度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排水效率。其中,也需要注重在设置纵坡时,对其坡长加以有效控制,确保其不过大也不过小,究其原因,坡长过小会导致道路的纵断面整体呈锯齿状,不利于促进道路线形的美观度提升,也会对通行车辆的行驶舒适性造成影响。

(三)横断面的设计

在设计道路横断面的过程中,应重点考量的应为路基横断面的宽窄。基于我国相关规定,车辆行驶道路的宽度理应在3.75米以内、路缘带的宽度应在50厘米之内,这些规定主要是基于车辆行驶速度、道路通行能力等而决定的。除需要对道路横断面的宽度实施合理设计以外,还应对紧急停车带以及爬坡车道等实施科学设计。其中,紧急停车带的主要作用为保障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因此,理应严格依照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对其宽度和间距等实施科学设计。

同时,有必要在道路的长下坡端设置避险车道,并应促使对避险车道的坡度以及长度设计均基于严格、精密的计算之下。从理论角度而言,应经由调整线形的方式,减少对连续下坡路段的设计,但通常情况下,基于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于山区中的高速公路中的连续下坡路段中,都会设置避险车道,有助于降低由于大型车辆制动系统失控等原因引发的事故产生[3]。

(四)线形组合的设计

此类设置具体指利用最为合适、有效的方式,将横断面、平面以及纵面组合起来,以达到促使道路整体线条路畅、平直的目的,且也不存在断面或者突兀情况产生,有助于最大化促使道路的竖曲线与平曲线重叠在一起,促使道路的线形更为平缓、优美,有利于为观赏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为通行车辆的行驶实施合理诱导,降低基于驾驶人员失误导致各种问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中,倘若将短直线直接插入于两个方向相同的曲线中,将极易导致断背曲线产生,对车辆造成错误的诱导。基于此,在实际设计道路线路时,理应注重确保线形组合设计的合理性,尽可能的防止断背曲线设计产生,且将路线设置为复曲线或单曲线为最佳。

(五)超高设置

于道路平曲线路段进行超高设置的主要原因为,促使行驶于曲线上的车辆产生的离心力,基于向心力的影响更为平衡,有助于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现如今,我国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并未针对半径进行明确的超高值规定,但在具体进行超高设置时,我们理应基于通行车辆的种类比例以及相应区域的地形条件等,实施具体的设置操作,有助于确保设置的合理性。

例如,倘若相应路段中通行的小型车辆较多,路线较为平缓、车辆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就应注重设置较大的超高值,究其原因,如果车辆的通行速度较快,却缺乏合适的超高横坡,将极易导致车辆外侧滑事故产生。反之,倘若相应路段中通行的大型车辆较多,车辆的速度相对较慢,则可以将超高值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究其原因,倘若相应路段中大型车辆以较慢的速度行驶,基于不利风向的影响,极易导致车辆内侧翻事故产生。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实施道路设计的过程中,理应对促进道路路线设计质量提升提起高度重视,并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道路设计的整体销量以及后期使用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通行车辆的行使安全性以及舒适性。基于此,在实施道路路线设计时,应重视从多个角度对多种因素实施全方位考量,并注重不断优化和完善路线设计方式及手段,有助于确保整体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令钊.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分析[J].交通世界,2017(19):34-35.

[2]孙欣,彭琳.探索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与方案,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J].中国信息安全,2016(05):41-42.

[3]张万隆.集成交互式道路与立交设计图形CAD系统在路线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01):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