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的临床效果

范锡伟刘杰

范锡伟刘杰(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的效果。方法对86例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的急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肉注射;对照组:32例给于盐酸哌替定100m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药物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副作用少。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副作用少。

【关键词】尿路结石剧烈腹痛酮咯酸氨丁三醇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160-02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30%,尤其以肾、输尿管结石多见,且通常以疼痛为首发症状而急诊就诊[1]。起病较急,痛剧烈,是急诊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患者常疼痛难忍,要求迅速缓解疼痛,本院自从2010年10月到2010年9月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本症,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6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均无严重心肺脑肝肾疾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18~50岁,平均30.8岁。左肾结石13例,左输尿管结石10例,右肾结石18例,右输尿管结石13例。首次疼痛发作42例,再次发作12例。对照组32例中男26例,女6例,年龄17~50岁,平均29.3岁。左肾结石5例,左输尿管结石9例,右肾结石6例,右输尿管结石12例。首次疼痛发作27例,再次发作5例。

1.2诊断标准①急性腰腹疼痛伴或不伴尿频、急、痛;②有肾区叩击痛和(或)输尿管行程有压痛点体征;③肉眼见尿路结石排出或有尿路结石病史;④X线和(或)B超检查示泌尿系结石;⑤肉眼和(或)镜下血尿。诊断成立条件:①+③或①+④或①+②+⑤。

1.3治疗方法确诊后,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于盐酸哌替定100mg肌肉注射。

1.4观察指标分别在用药后15、30、45min观察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神志、呼吸、血压、恶心、呕吐和上腹痛等一般症状。

1.5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后15min内疼痛基本消失。有效:用药后30min内疼痛明显缓解,无需增加药物镇痛。无效:45min内疼痛无缓解,患者疼痛难忍需增加药物镇痛处理。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SP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观察数据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显效38例占70.4%;有效15例27.8%;无效1例1.8%;总有效率98.2%。

对照组显效20例占63.5%;有效11例34.4%;无效1例3.1%;总有效率97.9%。

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所有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尿路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痛,肾结石在不活动,未引起梗阻时,可能无疼痛或仅轻度腰部胀痛或钝痛。而当结石在肾盂内活动或引起梗阻时可出现剧烈绞痛,这种绞痛为突然发作,无前驱症状,疼痛剧烈,似刀刺割,疼痛发作时辗转不安,痛苦难忍,要求迅速解除疼痛。急性肾绞痛的发作目前主要认为其引起疼痛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结石、血块等因素损伤刺激输尿管,引起输尿管局部感染,或结石、血块机械性梗阻造成急性肾积水、从而使集合系统的压力增高、膨胀并刺激兴奋外周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逐级传导至痛觉中枢产生痛觉,并发出冲动通过传出神经到达输尿管平滑肌,引起平滑肌收缩痉挛,持续平滑肌收缩痉挛引起剧烈绞痛产生血尿并加重了结石对肾盂或输尿管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石、血块机械性梗阻造成急性肾积水、从而使集合系统的压力增高并膨胀刺激肾髓质合成与释放PGI2和TXA2,致痛机制可能为:①前列环素(PGI2)可以扩张肾血管使肾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同时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产生利尿作用,使原尿增多引起集合系统的压力增高,加重平滑肌收缩痉挛,疼痛进一步加重;②血栓烷A2(TXA2)被证明是一种强有力的促进输尿管平滑肌收缩的物质,可引起输尿管痉挛;③前列腺素本身能引起局部炎症加重疼痛发生。

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过去通常使用山莨菪碱、黄体酮以达到解痉缓解疼痛,但效果不理想,对疼痛剧烈者往往不能缓解,还需要加用盐酸哌替定以镇痛[1]。而盐酸哌替定是阿片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虽能缓解疼痛感觉,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但属于麻醉药品,有成瘾性,管理严格,使用时手续繁琐,每个临床科室仅有科主任有处方权,8小时外往往难以及时应用。找到一种止痛效果迅速、强效,不良反应少,使用手续简单的药物很有必要。

本研究通过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肉注射和盐酸哌替定100mg肌肉注射治疗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结果显示酮咯酸氨丁三醇与盐酸哌替定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效果相当,报道一致[2,3]。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显效率高于盐酸哌替定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起效时间更快。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其止痛机理是能抑制前列腺素生物合成,从而降低痛觉神经末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达到止痛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未见酮咯酸氨丁三醇明显不良反应。据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血液系统,因本研究仅为一次应用,引起不良反应几率小。故对脑出血,新近大手术,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应慎用,且注意应用时不应长期应用。

总之,酮咯酸氨丁三醇是治疗尿路结石致剧烈腹痛有效药物,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无成瘾性,不受麻醉药品限制,使用手续简单,可以代替阿片类药物用于镇痛,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肾绞痛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贾汝汉,泌尿生殖系统急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6.

[2]张峰海,叶业兴,武卫.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⑵28(6):50.

[3]蔡茂生;盐酸戊乙奎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