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罗育才

广东省兴宁市水口镇经纬小学514587

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采用灵活的教法进行优化组合——知识迁延法、直观演示法、尝试练习法、质疑问难法、画龙点睛法,为学生创造了比较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

一、知识迁延法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开始第一件事就是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旧引新,创设情境。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首先出示一组复习题:1.张华每分钟走60米,2分钟走了多少米?3分钟呢?2.李诚每分钟走70米,2分钟走了多少米?3分钟呢?根据学生回答,从而引出“速度×时间=路程”这道数量关系式。通过这个练习,很自然唤起了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学习准备题做了适当的铺垫。

二、直观演示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直观演示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启动思维的开端。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概念、性质、公式等往往是从具体事物或例子引入的,于是我出示准备题的课件演示。“张华和李诚家相距390米,有一天,张华打电话找李诚借书,他们相约着沿步行街前行……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应该怎样出发呢?行走的方向又是怎样呢?结果会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看课件演示。然后再一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两个人走路可以怎样走,进行讨论,并鼓励他们找朋友来演示。学生太感兴趣了,能大胆地找朋友上台表演。有的表演面对面走的,有的表演向反方向走的。这时我又引导其余学生从他们走的时间、方向、结果上进行观察,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出相遇问题的特征。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积累表象,顺利理解题意,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同时,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样导入,连贯自然,揭示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尝试练习法

尝试练习法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促使学生尝试成功的阶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教师要把握好“导”这一环节。根据准备题的特点,我首先给出有关条件:“智明每分钟走54米,小龙每分钟走52米,5分钟在校门口相遇。”要求学生根据相遇应用题的特点编一道求路程的相遇应用题,让他们小组议一议、想一想,然后指名编题:智明和小龙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智明每分钟走54米,小龙每分钟走52米,经过5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让他们通过读一读、找一找从中获取知识,掌握相遇应用题具备的特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为了让学生理解题意,我先用动画课件演示,然后组织学生按题意“走一走”,让他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接着放手让学生根据已学数量关系进行尝试练习,并出示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要求两家相距多少米,先要算什么?再算什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完成尝试练习后,让多名学生说解题思路,口述解题方法,最后再启发学生用另一种方法解答并归纳解题方法。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彻底弄懂“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甲路程+乙路程=总路程”这两道关系式,我又设计了课件验证这个环节。通过验证,加深了学生对解题方法的理解,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体验到了经过主动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那种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目的。

四、质疑问难法

尝试例题完成后,让学生质疑问难,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一位学生提出:“同学上台演示时,有两位同学背对背同时同地向相反方向行走的,又该怎样求路程呢?”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8.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位同学跃跃欲试,于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出现两种答案:(1)40×3+38.5×3;(2)40×3-38.5×3。教师不给予肯定,让学生观看动画演示,然后小组进行讨论验证,说明是错误的。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形象地揭示了速度和,结果同学们发现了第二种解法最后的总路程比一辆车走的路程还少。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相遇问题的特点和意义,使学生形成了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画龙点睛法

学生在思考问题有时思路是对的,但总是差那么半步,觉得眼前山穷水尽。教师在肯定学生思路的同时,应加以评价提示,使学生从“山穷水尽”中发现“柳暗花明”。如不少学生解答“两列火车从两车站相向开出,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甲车开出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经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时,根据“甲路程+乙路程=总路程”或“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数量关系式为(44+50)×2或44×2+50×2,而忽略了是否“同时出发”这一特定条件。教师肯定学生找出的关系式是正确的后,同时提出问题:相遇后,两车行的时间是否相同?这一提示使学生注意到“相遇路程不等于两地路程”,从中找到了解题的关键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起到了对比、梳理、概括的作用,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通过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探”和谐地统为一体,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