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训教学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1

在实训教学中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张庆锋

张庆锋(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200231)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教育要把就业导向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把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教学内容,把就业作为基本目标。贯彻就业导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专业实训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要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要求来进行实训教学。

关键词:教学贯彻就业理念

一、贯彻就业导向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但是,在这一发展和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重要的障碍,就是高级技工的紧缺。据统计,在我国1.4亿名职工中技工占50%,即7000万人。在这些技工中高级技工仅占5%。以精湛技能享誉全国的“上海师傅”在130多万技工中高级技工、技师仅占6%。而在发达国家中高级工要占35%之多。造成高级技工紧缺的深层次原因是对人才理解的扭曲,人们普遍存在着重高层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的观念,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教育与培训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重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实现相互间的融通。现代职业教育在“入门教育——就业教育——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是给学生以必要的职业观念作好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以各产业生产劳动所共同的基础技术技能,作好进入职业世界的基本职业技术准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经济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应性。以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工作技能的内涵和水平,同时也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专业实训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动手能力

上海对“灰领”职业技能人才的概念是集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较熟练的心智技能为一体,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引领性标志,以“用明天的需要培养今天的学员”的口号来适应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迫切需求,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们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重重原因,在职业培训中长期存在着重视理论讲授、轻能力训练的倾向,为此我们不仅要提供必要的实训设施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认真思索、探讨的创新精神,正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才能使学生真正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处理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技术难题。

三、要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的要求来进行实训教学

我们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学针对性很强,目标就是使学生取得国家电工操作、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加工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因此我们必须从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大纲、培训的教材、实训的实施、鉴定的标准来细化培训的目标。

首先我们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初级车工)考核的要求,正确理解考核的要求和要点,然后设计了一套十二张的零件加工图纸,学生根据图纸的要求,由浅入深地进行实训,最后通过考核,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同样,电工的初级和中级的考核在指导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和学生的认真分析、正确判断、仔细操作下,考核全部合格,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参加市“星光计划”第一届中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电子应用项目》比赛中我们的三位同学获得了七项奖项。在学校举行的“星光计划”车工(初级)操作比赛暨技能考核中,三十八名考生全部通过考核,真正是“实践出真知,实训长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