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药学对药剂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循证药学对药剂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

俞华

俞华(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26300)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药学对药剂不良反应(ADR)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的根据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和给药途径还有ADR所涉及的药品的种类和其所累及的系统、器官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其中符合条件的抗感染药物导致的ADR患者128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A、B两组A组为研究组64例运用循证药学模式按要求制定用药方案,对照组64例按照普外科常规用药模式进行治疗,进行一周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所持续的时间。并对循证药学在药剂不良反应(ADR)上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A组不良反应全身损害人数明显少于B组。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循证药学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影响和所持续的时间,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治愈率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循证药学药剂不良反应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最佳用药效果。在临床上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疾病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水平不同,可采用优配结合的给药方式和个性化以及优质化的服务。临床上应用循证药学可以有效的将用药理论与用药实践相结合。这不但有效的提高了临床药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更加有效的实现了医务人员的优配性。医务人员可以将文学、法学、现代医学综合性的融入到临床药学的理念中,对于每一个用药方案的提出,都要做到审慎、明确运用所得的依据和证据[1]。循证药学以科学为依据为患者提供标准化、经济化的用药服务。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的根据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和给药途径还有ADR所涉及的药品的种类和其所累及的系统、器官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其中符合条件的抗感染药物导致的ADR患者128例做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不良反应情况无系统性差异。

不良反应所累及的器官如下

1.2用药方法

A组为研究组64例运用循证药学模式按要求制定用药方案,对照组64例按照普外科常规用药模式进行治疗,进行一周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所持续的时间。并对循证药学在药剂不良反应(ADR)上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循证用药方案分为五部

1.2.1提出问题:药剂不良反应(ADR)为药品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任何用法、用量错误的情况下确出现了与用药的目的不相关的意外且有害的反应[2]。其通常包括副作用以及毒性作用和后遗效应最多的为过敏反应和继发反应还有特异性的遗传素质等

1.2.2寻找评价证据:将实际问题进行文件的检索,其内容融合了法律、医学文献等。多查阅的相关的资料,并收集有效文献,进行同组专题讨论。

1.2.3循证用药的应用: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药物的不良反应。

1.2.4效果的评价:进行一周的观察分析,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所持续的时间。并对循证药学在药剂不良反应(ADR)上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3]。

1.3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都录入SPSS11.5软件建立数据库。

2.结果

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中A、B两组的发病原因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损害人数明显少于B组,不良反应转归率A组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

3.讨论

循证药学是EBM在药学领域的延伸,可以使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的临床实践,依据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综合考虑可获得的,最佳效果的研究证据。根据病人的需求与偏好制定决策。从我院的临床实践可看出,在医院开展循证药学能够有效增强医生临床用药的依据、效价以及法规意识,使治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减少治疗风险和差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总之:在临床上应用循证药学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影响和所持续的时间,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治愈率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S].2002.

[2]王瑛,王立洁.循证药学理念在药师审方工作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药,2011,10(2):425.

[3]吴红燕,孙业桓.META分析方法在循证药学中的作用[J].安徽医药,2007,1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