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输尿管结石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探析

刘胜荣1严国波2

(1贵州省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黔南558000)

(2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贵州黔南558000)

【摘要】目的:探析输尿管结石进行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探析样本都是在我医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病人中选择200例,时段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科学分配,参照组(n=100)选择X线检查,实验组(n=100)选择B超检查。结果:实验组的检出率要高出参照组,且处理呈现出P<0.05区别性结局,拥有分析价值。结论:临床上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病情诊断时候,选择B超检查不但便捷、简单,并且存在很理想的检出率,可以视为检查中的有效、重要手段。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B超检查;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140-02

B超检查,属于影像诊断方式中的一种,不但拥有简单的操作,也存在快捷、低价的特点。输尿管结石,属于急腹症很常见的一种,一般是在病人患上肾结石以后,其输尿管相对狭窄部位存在结石后变得阻塞进而发病。在输尿管内卡有结石,使得病人不能把尿液顺畅的排出,从而把粘膜进一步撑开,令病人腰腹部产生一种激烈性、严重的疼痛感[1]。目前,主要是选择X线和B超两种方式完成检查。我医院从收录病人中选择出200例来探析,具体对比检出情况为。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探析样本选择时段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范围,都是在我医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病人中选择出2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科学分配,参照组(n=100):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36.4±2.2)岁;31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7例输尿管中段结石,4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实验组(n=100):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35.8±2.3)岁;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输尿管中段结石,4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这些输尿管结石病人基线资料选择t检验、χ2检验,处理呈现出P大于0.05无区别性结局,不拥有分析价值。

1.2检查方法

参照组:选择X线检查,在进行造影操作前的1天时间病人需要给予碘皮试,最终呈现阴性测试结果的病人才能选择X线检查。注意在造影之前需要进行甘露醇(浓度是20.00%、剂量是3000ml)口服,假如存在不理想的导泻情况,那么可以增加剂量,在次日选择空腹状态下完成检查。首先让病人立位其腹部平片完成造影对比。再让病人选择仰卧位躺在X线的检查床上,与此同时,其腹部选择X线专用的压迫带在病人髂骨上内侧(实际也是输尿管中段部位)放置椭圆形的一个棉花球,保证病人能够耐受,此外对输尿管进行排泄活动要阻止。随后,选择静脉进行泛影葡胺(剂量:30ml)注射,60秒内操作完毕,在成功注药以后的十分钟、二十分钟、半小时分别进行摄片(1张),并且在十五分钟、二十五分钟、三十五分钟的时刻再分别进行摄片(1张)[2]。在透视环境下,对病人充盈以后放松时刻的腹压进行动态性观察,且对全尿路充盈时候进行摄片,假如病人充盈情况不理想,需要适当延迟摄片。

实验组:选择B超检查,在进行检查操作之前嘱托病人把机体内部粪便以及肠气等排出,保证膀胱足够充盈,且可以清楚检查到结石具体性状、具体部位、实际大小等。检查时候选择分段探测,详细步骤是:(1)病人需选择仰卧体位进行检查,这样可以扫查侧腰部的切面,从而对其肾盂积水情况进行检测。此种前提条件下,顺沿肾盂探寻到病人输尿管,且对其上部给予纵行扫查,对输尿管的上部实际积水情况也进行检测。(2)病人需选择俯卧体位进行检查,主要是纵向扫查他们背部的肾区,实现肾盂积水情况的检测。此种前提条件下,顺沿肾盂完成输尿管的有效检测,同时对输尿管的上段进行充分扫查,一直到达他们髂脊部位。(3)病人需选择仰卧体位,对下腹部进行完整探测,找寻至髂动脉后,从其前方对积水输尿管实际横断面进行全面扫查,把B超扫查线调节到60°角度为宜。(4)病人需选择仰卧体位,对膀胱后方都进行扫查,假如某一位置出现病变,那么B超会呈现出积水输尿管,同时存在圆形的图案[3]。此种状况下,对其输尿管进行完全扫查,会清楚呈现膀胱中段的输尿管、乃至后方的输尿管具体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在SPSS17.0中手动录入输尿管结石检查数据,基线资料选择(x-±s)来体现,选择t检验处理;不同部位检出情况选择[n(%)]来体现,选择χ2检验处理。倘若其中一项呈现P<0.05区别性结局,那就拥有分析价值。

2.结果

实验组无论在哪个部位检出率都远远高于参照组,同时,处理呈现出P<0.05区别性结局,拥有分析价值。见表。

表不同部位检出情况[n(%)]

3.讨论

常规都会选择X线平片来诊断输尿管结石病情,但是存在禁食或者是扎腹带一些影响因素。而B超检查,却对体外碎波震石在准确方面改善拥有关键意义,同时病人没有痛苦、不会出现创伤,可以多次操作,直观检测图像信息,这属于输尿管结石科学诊断以及是否排出的重要判断手段,此外还可以对病人病情上呈现的一些变化给予动态性观察;针对存在肾绞痛病人病位可以正确、及时诊断出来,对X线检查存在阴性结石无法显影众多问题更好的弥补[4]。但是,输尿管下段结石会被肠道气体所影响,进而不能显示;此种检查方式也有很多影响因素,例如肠腔气体和结石进行混淆后,因为肠道气体存在干扰的影响使得对比度严重下滑;碎石手术过程中,粉碎过的小结石,会在输尿管内滞留,无法扩张,在结石大小在0.3cm以内的条件下,拥有很高的探查难度系数;针对膀胱不够充盈或者是末端结石的病人,也会影响显示情况。

本探析中,实验组选择B超检查后的输尿管上段检出率96.87%、输尿管中段检出率84.62%、输尿管下段检出率97.62%,与参照组的61.29%、44.44%、73.81%比较,前一组检出方面更理想,处理呈现出P<0.05区别性结局,和张进[5]所述很是接近,体现出相比X线检查下,B超检查更存在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病情时候,选择B超检查既有理想的检出率,又便捷,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许仙娥.输尿管结石通过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4):290-290,291.

[2]徐健.B超检查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90-91.

[3]奚波.B超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32-134.

[4]段朝侠.B超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69-2670.

[5]张进.输尿管结石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