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李春醒

身份证号:13063719840523XXXX

摘要: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突出本地域的特色,既要与所规划设计地区的周边环境相协调,又要做好小区建筑内部的环境规划设计,既要以人为核心,又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和谐。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就建筑住宅规划设计方面进行了简单探析,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近些年,更多的人开始探讨住宅小区在建筑、规划设计上如何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居住需求,这种探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生态型住宅小区更好地解决了人们现行的居住需求,所以,无论是居住者,还是设计研究者,都对其很是看好或者说偏爱有加。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现就如何做好建筑住宅规划设计方面浅谈几点个人体会,谨供参考。

1住宅建筑规划选址

小区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建筑群体组合、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以改善热环境。在总平面规划设计中要特别处理好建筑朝向、建筑间距与主导风向、日照的相互关系,运用建筑空间构图原理和手法,将住宅、公共建筑、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组成完整有机的建筑群体,充分利用道路、绿地、水面等空间,合理组织小区气流。坚决摒弃只追求形式化构图,不考虑热环境质量的规划布局。

2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2.1建筑形体

在建筑设计中,原则上应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少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建筑平面宜选用如"一"字型等较为简洁规整、能够获得较多日照和较少东西晒的平面型式,以减少夏季热辐射和冬季冷风渗透量。体型复杂、凹凸面过多的点式的低、多层及塔式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表面积和体型系数大,对节能不利。坡屋面建筑与平屋面建筑相比较,其坡屋顶增大了屋顶的热交换面积,加大了能耗,因此不利于房屋的节能。结合建筑形体空间的处理,可以在建筑物中设通风口,加强气流组织,改善小区内部的通风条件。

2.2组织好南北穿堂风

平面布置时要组织好各套内组成单元的南北穿堂风。自然通风并不是有了外窗就能解决问题,而应该是有组织、有控制的自然通风,使室内外空气能直接流通。在此,要避免一单元多户的布置,不出现单朝向的套型;要控制进深,避免出现无自然采光与通风的部位;门窗位置既要便于使用、保证各功能空间的合理与完整,又要根据当地主导风向起到组织穿堂风的作用,如一梯二户对称户型,门窗也对称布置,不考虑当地主导风向,必定至少有一套户型是不合理的;门窗的尺寸、选型要符合窗地比、通风面积规定要求,现在常用的普通推拉窗有效通风面积仅占洞口面积的45%左右,于日常使用也很不方便。厨卫的门应在下部能通风。

2.3公共部位的采光与通风

应注意公共部位如楼梯、电梯、电梯厅、前室、走道等的采光与通风。对于11层及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公共部位的采光与通风条件一般较易满足;12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封闭或防烟楼梯间的乙级防火门在选型时,应保证足够的宽度与间接采光面积,并在平时保持开启状态,使前室在日常使用中有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通廊式住宅现在很少采用;对于一个单元多户的塔式高层住宅,需设置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为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减少公摊面积,有些设计中楼梯间、电梯厅、前室都位于中间,不靠外墙布置,尽管采取技术措施能满足防火设计规范要求,但对于卫生健康的要求则根本无法满足,且不利于日常使用的方便、安全与住户的心理需求。因此在高层塔式住宅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单元内户数,避免无自然通风组织的户型,争取楼梯间、电梯厅、前室能靠外墙布置,开设外窗,保证足够的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既有一定的舒适、安全感,同时又更易符合防火设计规范要求。

2.4重视洁污分区

以往住宅建筑设计比较强调公私分区、动静分区,对洁污分区重视不够。洁污分区一是厨房要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避免生活垃圾穿越居住与生活空间。二是要重视入口门斗(俗称玄关)的设计,这是个内外空间、公私空间的过渡场所,也是洁污空间的过渡场所,更是一个心理缓冲场所,被作为当前住宅装修设计中的一个重点与亮点。一个好的门斗,宜有足够的面积(具体指标需与套型情况与面积结合而定),布置贮物空间(外衣、鞋帽、随手包袋、雨具、擦鞋用品等)、镜子、换鞋用椅凳、装饰品,有可能的话还布置洗手盆;门斗地面铺材宜用易清洗的不吸水硬质材料并与其他室内空间地面有明显区别;门斗内不应开有其它房间的门,避免室内人流穿越产生二次污染。

2.5重视阳台的设置

住宅的阳台也是一个公与私、内与外的过渡空间,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使用。规范要求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对于卫生健康来说,阳光的消毒作用十分重要。但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到没有阳台的住宅或将阳台封闭改作他用。作为卫生健康的住宅,宜设有南北阳台,北阳台设在厨房作为生活服务阳台,南阳台最好设在次卧室并开敞,让居住者亲近阳光、新鲜空气,对于大套型有南向二个及以上阳台的套型,应保证其中一个是开敞阳台。

2.6采用错位、设置凹口的设计手法

为了保证套内各使用空间的采光、通风,住宅建筑设计中常采用错位、设置凹口的手法。错位布置时要防止相互间对日照、采光、自然风的阻挡;凹口应有足够的宽度,且深度不宜过大,因为大多数凹口开向北面,主要是为了厨房、卫生间的采光与通风,其三侧集中了2-6个窗户,废气集中且不易散发,成为细菌滋生、传播地,同时凹口过深造成相邻单元结合墙体长度过短于结构不利。建议凹口深宽比不大于2.1为宜。在控制单元套数与进深的前提下,内天井形式在多层及以上住宅中要避免采用。

2.7厨卫排废排污措施

厨卫的排风通气管道要采用变压式管道,有防支管回流、竖向泄漏措施;卫生间的排水管宜设于本层套内,采用的方式宜为楼板下沉式、后部管道墙式;现在厨房一般已不设地漏,但卫生间、洗衣间、阳台还设有地漏。现行地漏水封深度浅,绝大部分家庭打扫卫生采用擦地方式,水封内水容易在短时间内挥发形成串气,取消地漏又担心水管爆裂或龙头忘关时不能泄水,因此设计施工时要选择水封深度深的地漏,使用过程中经常补水保持水封。

2.8科学进行绿化设计

绿色是新世纪住宅小区建设的主旋律。住宅小区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生态建设的着眼点。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生态建设用地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绿质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生态建设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社会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营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问题日趋重视。以上文章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住宅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与同行参考并共勉。

参考文献:

[1]徐凯.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江西建筑.2011-12-30.

[2]于富昌.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创作与节能.住宅科技.200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