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际慢城模式,引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高淳国际慢城规划与实践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3

探索国际慢城模式,引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以高淳国际慢城规划与实践为例

朱峰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100080

一、时代转型背景下的国际慢城理念

19世纪末的欧美发达国家,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却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环境,人们被迫放弃闲暇时光、抛弃传统文化、忍受环境污染,追逐着所谓的经济繁荣与城市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发起了“慢餐运动”,提倡抵制快餐及超市文化的冲击,并在慢餐的基础上于1999年的意大利奥维多召开了第一届“慢城市”大会,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国际慢城”。这种模式提出在现代化的城市中,寻求一种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的结合,使人们不仅可以享受现代化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更会把一种规律而且健康的幸福生活带给每一个人。

当今的中国同样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快速膨胀的高速发展期后,正经历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浪费、文化等城市病的折磨,并且逐渐向乡村蔓延。儿时嬉戏的河流正成为污水排放的沟渠,曾经肥沃的土壤却被撂荒与侵占,记忆中热闹的村庄变成留守老弱儿童的托养所,优秀的乡土文化遗产正在时间的洗礼中消亡。这些问题促使中国政府开始反思传统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希望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城镇、自然的良性关系。2010年“国际慢城”走进中国、落户江苏高淳桠溪镇,与其说是一次机缘巧合,更是中国面对经济转型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的一次探索。自高淳桠溪成为中国第一个慢城以外,全国陆续有30多个地区向国际慢城组织递交申请报告,被批准的“国际慢城”也发展到三处,国际慢城理念正由一个舶来品转变为解决中国传统城市化发展问题,建设中国式美丽乡村的重要模板。

二、高淳国际慢城规划与实践

高淳国际慢城作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慢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反响,致使大量游客涌入慢城,也带来了旅游、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问题。由于“慢城”发展在国内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慢城究竟“慢”在何处,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成为高淳国际慢城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淳国际慢城规划研究》主要侧重于解决四个方面问题:其一,理清和统一“慢城发展定位与思路”,将国际慢城协会国际化的四大前提、七条标准、八条公约、五大行动准则以及具体的55项规定与高淳当地实际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结合,既要彰显舶来品的核心价值又使其具有本土特色。其二,是协调慢城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通过精明保护与开发,形成分层级保护和分类型开发模式,并落地形成近远期“重大开发项目与环境保护项目库”,指导未来保护与建设。其三,建立一套创新的慢城休闲旅游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乡村旅游。从“慢”字上做文章,依托乡村环境的整治为慢生活营造氛围,并将慢生活融入旅游要素进行拓展,从旅游方式、产品、深度上做创新。其四,形成适应慢城长远发展的规划控制导则和管理运营建议。为慢城建立完善的建设用地、景观风貌和生态保护控制导则,导则必须简明易懂、易于操作,并配合导则提出管理运营构架和重要管理事项操作建议。

规划在分析国际慢城案例、区域旅游发展和场地现状问题后,提出高淳国际慢城的发展的四大要点:生态保护、传统产业发展、慢生活营造和文化传承,并衍生出高淳国际慢城的定位:(1)建立“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天然生态肌理;(2)以“1+3”产业为核心(3)以吴楚文化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环境;(4)以慢系列的旅游要素为代表的慢生活方式。以此构建“慢城”城市模式,为慢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控制体系。

1、空间策略——将定位目标落实到空间形成慢城发展四个层次:

(1)生态:健全的生态系统

规划利用GIS对慢城内的水系、植被、动物、遗产、游憩、视觉等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模拟,发现其中对整体生态安全造成影响的内容进行布局调整,并细化到具体的保护模式上,构建健康的生态基底。以水系统为例,规划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对慢城范围内所有的水系进行功能梳理,划分为饮用水源地、引水水体、引水灌溉水体、调蓄水体四大类水体主导功能,通过增加蓄水坑塘,调整水系统布局、恢复自然水岸线等措施改善水质、增加雨洪蓄滞能力,营造健康安全的农业生产环境、提升景观游憩质量。

同时,将生态基础设施叠加形成场地综合安全格局,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在高敏感度地区以保护为主,在低敏感度地区以开发为主,寻求“生态最适”和“经济效益最佳”平衡点,实现对不可再生的山水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和利用。

(2)农业:绿色农业基础上的田园景观

农业不仅仅关乎生产更决定了乡村的景观。规划通过分析调查各村农业产业构成和农业合作组织形式,依据各区域条件,提出农业优先发展品种、许可发展品种、限制发展品种。由国际慢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进行土地流转和种植补贴,重点围绕慢行系统形成规模化的竹林、茶园、油菜、色叶树林种植,形成特色农业景观,并对影响景观的设施农业布局提出发展规划与控制措施。通过有机组织农田鱼塘、林地、苗圃取代城市园林绿化,形成具有生产功能的慢城景观。

(3)慢行交通:一条主要游线+多条慢行游线+多级换乘系统

规划在慢城核心区外围设置大型停车场,慢城区域内限制机动车进入,只将生态路做为主要机动车游线,电瓶车道和自行车道以生态路为轴形成多个环线,并在沿线设立换乘中心、驿站、服务点,构建多级换乘系统,鼓励“慢行”交通。同时配合交通组织实施停车预约与监测系统,解决机动车停车问题,采用旅游巴士解决公共交通问题。

(4)慢生活体验:多层次多维度的慢生活图谱

空间维度上,大型慢生活休闲项目均沿生态路布置,形成集生态体验、农业休闲、文化艺术、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慢生活带,小型乡村风情项目则结合各个村落散点布置。内容层次上形成市集、村落、主题园三种类型,市集为综合性商贸、交流、集散、节庆场所,村落为服务大众的乡村慢生活体验基地,主题园为专业化、特色化慢生活创意空间。

2、操作方式——建立规划控制与运营管理策略

从维护慢城可持续发展出发,规划侧重在生态、景观、项目、用地四个方面提出控制导则。以生态为例,将生态基础设施划定的关键性廊道、斑块、基质,落实到生态红线,提出对于保护、利用的控制导则;通过测算确定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上限,提出约束机制;并结合慢城要求提出对应的空气、噪音、水质等安全标准。

在运营管理上提出三权分立的操作模式,形成高淳桠溪镇政府、国际慢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慢城研究研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管理。高淳桠溪镇政府负责慢城的政策与标准制定、行政审批许可、监督检查;国际慢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慢城的具体建设与运营,包括建设、招商、配套、宣传、融资等;慢城研究院负责慢城的技术保障,提供规划设计、品牌推广、技术研究等智力支持。

经过5年的建设与运营,高淳国际慢城已初步彰显慢城魅力。其中,完成了步行道7.8公里、自行车道5.4公里、电瓶车道13.2公里、3个游客服务中心(换乘中心)、9个驿站,构建了多层次的慢行系统;建成了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名世芳洲文创园、以手工艺为特色的欧林家具研发文化中心、以生态景观为特色的原香漫谷、以养老养生为特色的国际慢城度假村、以综合性文化休闲市集慢城小镇以及四个特色村落,吸引投资额近40亿元,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养生、休闲、文化”慢休闲生活;每年定期举办的“金花节”和“大地艺术节”成为长三角知名的旅游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游客人数从2010年的不到20万人快速增长到2015年的188.62万人。更让人欣喜的是慢城发展更多的惠及了当地百姓,农民人均收入五年间翻了2.5倍,成百上千的村民不再背井离乡,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园,享受着慢生活带来的富足安康。

三、慢城模式总结

高淳国际慢城作为慢城理念在国内第一个建成实例,同时也是国际慢城的中国总部,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其中的一些核心理念例如慢行系统、生态保护、慢休闲方式在城市与乡村建设、旅游度假区开发中已经被广泛应用。我们将其总结形成慢城模式的三大要点:

1、以慢行系统为核心的区域整体统筹

慢城以5万人为上限设定城乡发展空间,以打造特色化慢城为目标进行规划,实现了由传统一村一庄的村庄规划向以“慢”为特色的区域统筹规划的转变。慢城区域统筹以构建慢行系统为核心,打造联动发展、各具特色的慢城主题区块以及绿色、休闲的服务设施体系,主要从空间、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改变了村庄空间碎片化和服务均等化问题。

(1)空间统筹:依托慢行系统串联重点旅游发展的镇、村、居民点,改变了传统“核心——外围”空间理论形成的中心镇——一般镇——村庄的空间组织模式,建立起依托慢行系统的旅游服务集镇——特色村庄——驿站(散落居民点提升)的空间结构。

(2)用地统筹:从保护慢城生态本底、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确定慢城建设用地规模上限和潜在用地方向,优化慢行系统线路与建设空间相吻合。同时以慢行系统为骨架进行周边土地整理,部分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为旅游开发和设施配套提供用地保障。

(3)基础设施统筹:慢行系统不仅仅是联系村庄、旅游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更是一条条风景廊道,将破碎化的生态斑块(水塘、林地、果园、湿地等)联系成网,建立起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并满足生态游憩需求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

(4)公共服务设施统筹:依托慢行系统建立社区与游客共享的服务配套体系。将村庄建设需要配套的健身运动场、厕所、图书室、村民活动中心等设施融入旅游服务设施中,形成旅游集散广场、慢城驿站、文化博物馆、乡土艺术传承中心等。一方面增加游客与村民的互动,另一方面减少重复配套、提升配套设施品质。

2、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永续生态系统

慢城提倡保护纯净的自然环境、提供健康的食品,并且为子孙后代着想,一直保持高品质的生活,这体现了慢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慢城是建立在乡村环境中的,因此不同于城市或自然生态系统,需要将乡村田园纳入到生态系统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探索建立可持续的乡村生态系统,发挥农业在产品提供、生命支持、调节服务、审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1)构建生态农业模式:摒弃农业上对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种养殖方法,通过物种优化组合,推广例如“猪--沼--果”、“桑—鱼—鸡”等生态农业模式,促进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能源获取清洁化,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形成发展生态农业就是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共同认识。

(2)恢复生态水系统调蓄净化能力:传统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单一蓄水灌排功能为主,导致生态退化、水质污染、洪涝调蓄能力等诸多问题。乡村生态水系统倡导以绿色代替灰色,以海绵理念解决系统性水生态问题。通过对灌溉沟渠的生态化改造、水库上游径流与湿地的恢复,分散化雨水收集源头(坑塘、陂塘)的保护,形成大小海绵体与健全的水网络。

(3)营造动植物栖息环境: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林地与湿地环境,构建动物栖息地与珍稀植物保护地核心区、缓冲区,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以地方标志性动物为依据,依托河流、人工沟渠和林园地划定迁徙廊道和生态跳板,通过生态化改造提升其生态质量与数量。依托生态农业恢复生物链营养级和物种丰富度,构建开放、立体的动植物网络,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

(4)倡导生产性的景观与体验:田园不仅是满足衣食的粮仓,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根源与文化寄托。回归田园、保护纯净的自然意味着不能再用城市“美化”的名义改造乡村,用耗费巨资、完美进化却没有产出的植物替代自然丰产的农田与果树,应当重新建立“桃花源”式的生产性景观的审美。这种审美不仅是一种景观形态,更是人与土地的一种对话。通过必要的劳动增强身心健康,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创造社会交往的平台,营造更好的欢愉空间。

3、以“慢”为特色的“1+3”产业链

慢城强调对原生态环境、传统风俗文化、传统产业的传承来实现慢生活,但东西方的实施路径方法却不尽相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社会、生态已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慢城的发展以激发社区内部活力,抵御大城市的经济文化冲击,通过科技人文加强保护和继承为主要策略。而中国的慢城大都还处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发展很重要,另一方面要控制经济发展对生态、文化的破坏,因此慢城的策略要以控制引导为主,通过淘汰对生态文化保护不利的第二产业,引入以“慢”为特色的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促进现状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最终实现文化保护、生态提升、传统产业传承。结合慢城发展理念,引入的第三产业项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第三产业项目应体现慢生活(健康生活、品质生活)特色,避免置入激烈刺激的旅游项目、快餐文化类旅游项目以及与地域资源无关的无中生有型项目,应优先选择例如养生、文化、艺术、科普类项目。

(2)第三产业项目应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景观价值、生产价值、生态价值、游憩价值,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例如以农业景观为背景营造旅游景点,以农业生产为内容开展体验活动,以农业生态环境为资源开展生态科普教育,以农村设施为依托发展旅游项目等。

(3)第三产业项目应体现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需求。要求项目建设不能破坏当地物质文化遗产,在建筑、景观形式上应体现地方文化要素,在产品设计上要加强与地域传统产业的结合,包括传统手工艺、传统戏曲、传统节庆、本地优势农产品等等。目的是通过引入第三产业为传统产业注入科技创新意识与技术,延长传统产业链,扩大传统产业影响力。

四、结语

慢城的实质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批判,是一种人性化的城镇发展思路,侧重于乡村的整体保护与复兴。对于当下风靡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慢城的意义更多体现为两点:一是乡村应以保护为先,不是抛弃传统去建设新农村,要平衡保护与开发,在延续乡村自然生态格局的基础上,科学评估各类发展建设对区域的影响,寻找科学合理的建设模式,建立系统的控制模式;二是乡村发展要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不能复制城市化路径,应尝试建立以“慢”为特色的产业、交通、文化、生活、游憩复合系统,实现慢城的经济、文化和功能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