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3

论网络文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郝昕

关键词:网络文化;跨文化;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7-0044-02

作者简介:郝昕(1983-),女,山东德州,现任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名称:德州学院。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山东德州邮编253600

计算机网络文化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随着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渐渐成为大众的“宠儿”。随之而来的影响力也大大的增强,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网络文化

所谓网络文化是指通过因特网把人类的各种文化信息传输给世界各地人们,以便其互动交流、学习浏览、娱乐游戏、教学竞赛等等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可见,网络文化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地接受文化信息,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质量和效率。

网络文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和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任何一种文化在走向社会的同时,都会对人特别是大中小学生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我认为对高校大学生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垃圾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充诉文化市场死角,污染了广大青年人的心灵。

2、青年学生把很多的宝贵时间花在了网上聊天、网上约会、网上购物上,致使轻者学习成绩下降,重者荒废了学业,甚者崇拜黑客而制作病毒最终身不由己地滑向犯罪的深渊。

面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及时构筑一道有效的网络文化“防火墙”,积极传播“无公害”、“无污染”的网络文化信息产品。其次,开发校园道德网站,研发、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等一切有益于人类健康、科技、智力、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网络文化软件产品,使未成年人免遭有害网络文化的影响,让青年人在健康的网络文化“防火墙”中茁壮成长。最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及网络自护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避免学生登录不良网站,以免受到网络侵害或引发违法犯罪。

但是,网络文化毕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物,他不仅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积极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维与心理。

首先,网络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宝库。因为它信息量大,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是一个浓缩了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大学生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其次是快捷方便,可“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亦可足不出户办事情。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方便、迅速地获得自己的需求,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对于大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我们不必因噎废食,要科学引导青年人合理合法上网,并用现代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网络文化建设。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如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各种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形式。网络媒体技术既给大学英语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以教材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以应试为目的的。那是一种教学模式单一、手段有限、内容单调的教学方式。英语网络多媒体的出现,推动和优化了外语教学环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图文并茂的多感官综合刺激,使学生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互动关系。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的信息源,从而可以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和单向灌输的封闭式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新理念。但我认为,教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必须让学生开动脑筋,提出意见,主动学习。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虽然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否能达到这个目的,取决于教师,多媒体永远处在被支配的地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工具。所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的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交际能力是人的素质之一。网络多媒体英语教学是一种由网络环境支持的多媒体教学,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师生在虚拟的空间里进行广泛而丰富的交流,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3、网路是由若干台电脑和使用者在不同地方无数的LAN和WAN共同组成。在Internet上面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的,只要连上去在地球另一边的电脑和您室友的电脑其实没有什么两样的。所以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选择他们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利用网络课件或光盘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运用多媒体网络模式的英语教学在教师合适模式的教学管理范围内,形成了师生、人机互动的多样化,使师生间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现代素质教育观。4、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对英语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旧方法,熟练掌握网络程序和语言,合理利用每一种媒体,使媒体之间相互配合,达到优化的目的。

三、通过网络,增强外语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从一般意义上说,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是人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我们说要培养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来看不容乐观。我国以前的英语教学以应付考试为主,在具体教学中重视语法和阅读,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旦要与人交流时就发现无法交流,听不懂说不出,“哑巴英语”、“费时多,收效低”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笔者觉得原因有很多,如文化差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加强文化修养,努力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及时更新知识,树立信心,才能更好地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1、在网络外语教学中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外语学习不但要学习外族语言,更要学习外族文化,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显得尤其重要。

语言是人类的祖先世代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财富。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语言的学习与交际能力培养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提高外语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在外语教学中,作为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外语交际能力,就首先必须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导入。

著名专家McMeniman和Evans都曾指出“外语教学是一种文化最明显的表现”。因此,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十分讲究,并不是简单的介绍背景文化知识就可以了。在文化导入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选择的学习内容必须与学生的兴趣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循序渐进。由于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基础能力不同,选择外国语言文化内容一定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程序进行,逐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我认为在注重这两点的基础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利用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自主查找相关知识,自主阅读和实践,以积累文化知识,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既不能抛开文化进行纯语言技巧训练,也不可固守传统,将文化只看做是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而应从英语语言环境入手,引领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比如:教师在讲到与圣诞节有关的内容时,可结合词汇详细把圣诞节的文化色彩传授给学生,并自始至终地将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传授贯穿在课堂当中,那样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里感悟到英语学习的过程正是感受其文化的过程。

此外,教师要做好跨文化交际的表率。教师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无不影响着学生,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尽量体现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起表率作用。

2、着重培养听说意识,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但英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也许以后我国公民亦可通过英语获取信息和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必须提高人们的外语交际能力。而我国学生外语交际能力是最薄弱的环节,加强这个环节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而听说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看录像,电影,欣赏外文歌曲等等都是很好提高外语交际能力的方式。课外,教学有关部门可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让学生在欣赏影片后复述影片内容,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锻炼口才。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积累相当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青年人的外语交际能力。

总之,教师若能从平时的教学各个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四、结语综上所述,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作用不可忽视,网络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声、电、光、影、色等多元素的功能,把抽象枯燥的单词、短语、语法知识转化成活泼的文字、图像、视频,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优化网络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扬长避短,使之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1]、李频华,网络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质,宁德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OntheInternetCulture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SkillsandtheImpactofCollegeEnglishTeaching

HAOXin

(TexasCollege,Shandong,Dezhou253600)

Abstract:Internetcultureistheinevitableproductoftoday'ssociety,itchangedpeople'swayofthinking,informationdissemination,communicationmethods,formsoflabor,andgraduallyevolvedintoaglobalforce.Atpresent,thesocialandculturalcontextofthenetworkontheCollegeEnglishandcross-culturalstudyofcommunicationabilityisrelativelysmall.ThispaperfocusesonInternetCultureonCollegeEnglishTeachingandtheimpactofuniversitystudentstostudyhowtofullyimprovetheinteractiveteachingofEnglish

Keywords:networkculture;culture;English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