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护理方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护理方案研究

史晶

史晶

(通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通河1509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早期宫颈癌行宫颈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颈切除术患者,使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护理方案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疾病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且随着社会发展,该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该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阴道流血以及阴道排液,其中年轻患者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则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常排有白色或血性液体,伴有腥臭,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将会延伸至肿瘤晚期,对患的心理以及生理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以及负担[1]。本文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护理方案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接收治疗的30例早期宫颈癌行宫颈切除术患者(均在2010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两组均为未育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年龄在(24-36)岁,平均年龄为(26.31±11.21)岁。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在(25-35)岁,平均年龄为(26.45±11.67)岁。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其各项基础资料均差异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一个科学的研究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1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其内容包括营养支持、生活方面以及用药方面的护理。

观察组:该组1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围术期护理,其

具体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本次宫颈癌患者均为年轻的未育患者,均具有强烈的保留生育功

能的心理,但因确诊为癌症,多数患者对其治疗过程以及结果并不了解,因此会担心会失去生育功能以及对生命绝望,从而产生疑虑、忧郁、焦虑、惶恐等负面情绪,并消极对待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将其早期宫颈癌的病理机制,以及治疗过程中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治疗结果,并向患者讲解本院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疑虑,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术前护理:术前一天嘱咐患者进行洗发沐浴,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

饮,术前指导患者口服甘露醇200ml进行导泻,并进行灌肠,手术当日给予患者采用温热络合碘溶液1000ml冲洗阴道一次,保持阴道清洁,注意力度,避免造成阴道出血,并给患者讲解以上步骤的重要性,消除患者的紧张以及惶恐。

术中护理:提前清点好手术器械并做好记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开导患者

注意力集中,保持放松,帮助患者快速进入麻醉状态,并告知患者无需担心,使患者安心的进入手术中。手术结束时,清点器械,以免发生遗漏。

术后护理: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指标并做好记录,如

有异常立即上报医生;术后第二天给予患者采取半卧位,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避免褥疮的发生;注意患者的排气时间,必要时给予患者维生素B1肌内注射,帮助患者促进排气;术后帮助患者进行导尿,并经常更换引流袋以及清洗外阴,避免外源性逆行感染的发生。

健康指导:嘱咐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免影响阴道和子宫吻合口的完全愈合,并在此期间注意营养的摄入及休养,注意阴道出血的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回院复诊;叮嘱患者每月定期复诊,坚持半年,若无任何复发症状时,则可考虑妊娠。

1.3观察指标

根据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答卷进行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其内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早期宫颈癌患者研究的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卡方进行检验患者的滿意度,用“%”表示。以P<0.05代表两组患者患者的满意度存在显性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分别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66.67%,对比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如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情况(%)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居于第二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女性将生育年龄推迟,导致多数到了生育年龄的女性发生宫颈癌的几率上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育功能,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心理负担以及忧虑,会严重影响到治疗的效果,有效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妊娠[2]。

在常规护理宫颈切除术患者中,一般包括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以及整理患者病房卫生以及患者的个人卫生方面的生活护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但患者对该病的了解依然不明确,其忧虑的心理依然存在,因此其依从性并不高[3]。

围术期护理主要是围绕在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通过了解患者内心的忧虑,针对性对患者进行沟通,给患者详细的讲解该病的病因以及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给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给患者讲解术前所需注意的事项,术中给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术后严密监督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指标,使患者发生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并给患者进行出院指导。该护理更加全面,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4]。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为93.33%,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6.67%,对比可见,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早期宫颈癌行宫颈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王新春,徐佩风,朱丽红.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5,0(11):1698-1699.

[2]李珏.家庭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5,22(10):1-4.

[3]蔡丽.早期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64-265.

[4]刘玲,席云,刘霞.护理干预对患者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行为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