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无载调压开关缺陷的处理

/ 1

变压器无载调压开关缺陷的处理

高小创

(国网河南新郑市供电公司河南新郑451100)

110kV双湖变电站1号主变是某变压器厂产品,型号SFSZ8-31500/110,出厂日期1996年10月,投运时间:1997年6月1日。在2017年5月7日对主变做常规预防性试验时,发现其中压侧无载分接开关滑档等,针对这一异常情况,现场人员立即向主管领导作了详细汇报,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拟定了吊罩处理方案,同时又将相关资料电传厂方。

一、发现过程

110kV1号主变中压侧在四档运行,2017年5月7日我公司检修试验人员对双湖变电站1号主变做常规预防性试验,在做中压侧分接开关(运行四档)的直流电阻试验时,用微欧表测量,A、B两相绕组直流电阻比较接近,而C相绕组直流电阻偏大,(AmOm0.0779;BmOm0.0784;CmOm0.0802),C相(最大)绕组电阻与A相数值(最小)的差与三相绕组的平均值的之比为2.9%,而原电力工业部1997-01-01实施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P29)中要求:1.6MVA及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接着试验人员进行自我排查复试,一是排查测量方法,接线是否有误;二是排查测试仪表是否正常,三是在确认测量方法、接线链接以及测试仪表均正常后进行复测,测试数据基本上与上次吻合,但对主变油样做绝缘油简化,色谱分析均合格。

二、原因分析

针对主变这一异常情况,我们及时进行了分析,又对主变中压侧分接开关其它档位的绕组直流电阻进行测量,在改变档位进行了试验时(测试数据附后),发现B相分接开关转动手感与其它两相不一样,且测试的直流电阻数值几乎不变化,但A相电阻值随着档位变化而正常变化,C相的阻值变化有点异常且有点偏大(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远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的标准值)故C相不存在匝间短路的可能性。由于A相阻值变化正常,B相的阻值不变,故可判断,A、B两相均不存在匝间短路的可能性,且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均远远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的标准值,故C相不存在匝间短路的可能性。由于A相阻值变化正常,B相的阻值不变,故可判断,A、B两相均不存在匝间短路的可能性,且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均远远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因B相调档时,表面上档位在变化,但实际保持在4档,而A、C相在变档,造成档位不对应,故误差值远远大于2%的标准值)。根据测试数据,从而判断,中压侧分接开关B相在四档位置有滑档的可能性,C相有接触不良的可能,认为造成上述异常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C相分接开关的压片压接不紧,造成直流电阻超标;

2、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路况不平,变压器颠簸致使分接开关压片松动和销子脱落,由于该主变在运输至安装地点后,在安装前仅做了有关主要试验,合格后,未曾进行吊罩检查,另外该主变在投运后,未变换分接开关档位,在做试验时仅做运行档位,故一直未被发现;

3.分接开关胶木上的销子在组装时就不十分紧固,再者变压器在运行中,变压器在油循环和大电流冲击的电磁力的作用下,从而导致销子脱落。

三、处理过程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我公司同厂方联系,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后,厂方认为我公司分析情况均可能存在,于是采取:(1)做电气试验,试验结果仍同前次测试相同;(2)厂方人员又到主变中压侧转动分接开关,发现B相分接开关转动手感与其它两相确实不一样,且测试的直流电阻数值无变化,厂方根据试验数据及手调分接开关的情况综合分析,进一步证实中压侧分接开关在四档位置有滑档的可能性;(3)由于主变有上述的两缺陷,决定对该主变进行吊罩大修消缺,主变吊罩后发现在主变的B相分接开关的确少一销子,而分接开关的正下方箱底部又有一胶木销子,又发现C相高压套管与线圈引线的压接螺帽丝明显松动,有轻微的放电痕迹,就立即进行紧固,另外对B相分接开关的销子从新安装新销子,调节档位灵活后,再次测各相的各档位的直流电阻(数据附后),阻值均满足规程要求。

四、体会

1.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的修、试、化、校的周期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技术监督这一科学手段,监视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发现试验数据不合格,必须要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及时消除设备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变压器在运输时,应按照规范要求安装带时标的、量程合格的三维冲击记录仪;

3.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要时使用单位要加强赴厂监造、验收工作;

4.厂家应进行技术改进,分接开关的胶木上的销子两头应加装锁钉或用胶粘固,以防销子脱落;

5.变压器在最后组装时应严格把好质量关。

附:主变吊罩大修前,中压侧分接开关直流电阻测试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