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实验教学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加强护理实验教学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李丽萍

李丽萍(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675005)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424-01

【摘要】为适应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切实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笔者认为需要将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才行:实验教学环境临床化;操作步骤完整化;操作演示规范化;操作练习方式多样化;操作考核标准化。

【关键词】护理实验教学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为了适应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护理教育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办学方向。在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比重有较大增强,使传统护士培养中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转化。总的来说,护理专业教学更注重突出护理的专业特征和专业需要,更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并且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护理理论基本知识.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实验课是学生动手实践、练习操作,将所学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较好途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切实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笔者将在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写之成文,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实验教学环境临床化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工作环境,是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的学习环境。实验室的设置尽量“临床化”、“病房化”,让学生有亲临临床的感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实验室的操作练习室设置成“病房”,将操作准备室设置成“治疗室”,室内物品的数量、位置不仅与临床相似,并且摆设合理、规范整洁。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为学生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能帮助学生较快进入所扮演的角色。

二、操作步骤完整化

以往的教学中,实验课中所需要的实验用物是由教师(或实验员)课前准备,虽然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护理操作步骤中“用物准备”这一环节无形中就省略了。学生没有得到这一环节的练习,对“用物准备”这一操作步骤不仅忽视,甚至认为操作步骤不包括“用物准备”这一环节,使整个护理操作过程欠缺。而“用物准备”是每项护理操作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护理操作能否顺利完成。对此,在每一次实验课时,我利用课前5~10分钟,让学生自己(或在教师、实验员的指导下)准备本次实验课的用物,并且要求物品准备齐全,摆放合理。通过这一环节的加强,不仅使护理操作实施步骤完整,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操作演示规范化

教师在示范护理技术操作时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并被学生在练习操作时模仿,因此,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以往的操作示范,教师只是将整个操作过程按先后顺序准确演示,而忽略了操作示范中操作性语言的运用,使整个操作实施过程显得呆板枯燥,并让学生形成错误认识,即护理操作只是简单的完成操作步骤。针对“操作示范”这一环节,我的做法是:1、随机抽选学生扮演“病人”,作为操作对象,并在操作过程中根据特定角色的情况提出疑问;2、教师进入“护士”角色,操作中注重操作性语言的运用,体现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的特点;3、示范动作准确规范、熟练到位,无多余动作。这样做,不仅使教学内容丰富、逼真,并且让学生认识到护理操作不是简单的完成操作步骤,还应注意病人的整体情况(如病人的情绪、感受、愿望),注重操作中与病人的交流,加强心理护理。

四、操作练习方式多样化

护理操作简单易学,但要做到动作规范遍存在的问题除重点强调外,还可开展“讨论会”,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法,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操作考核标准化

操作考核是检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本门课程达标考核的一部分。在学生多,教师少,操作项目多的情况下,我对操作考核的具体做法是:1、制定各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学生人手一份;2、挑选临床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操作项目进行考核;3、考核中注重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的达成;4、考核可分为评时考核和终结考核。

总的来说,在实验教学中,把系统化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传授技能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新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34.

[2]张小澎.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哲学,20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