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鲁甸县强制戒毒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昭通市鲁甸县强制戒毒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

余淑雅

余淑雅(鲁甸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657100)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428-01

【摘要】目的是了解鲁甸县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足够且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1630例(2005年、2006年)新进入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对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005年监测人数为897人、2006年为733人、其中H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68%(42/897)、6.14%(45/733),1630例的吸毒者,有72.45%为静脉注射吸毒、57.6%为共用针具吸毒、23.1%有过性乱行为、85.21%在性乱过程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艾滋病在本县处于中流行期,吸毒者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与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干预,做好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关键词】吸毒人员HIV感染监测

静脉注射吸毒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之一,云南省自1989年在边境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HIV感染者后,HIV在静脉吸毒人群中迅速发展传播。1994年后,该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目前HIV已从边境局部地区蔓延到全省的16个州市125个县区。为了解我县吸毒人群HIV的感染情况及其特点,制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措施与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5年、2006年1630例强戒吸毒人员HIV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与方法

1.1监测对象:2005年至2006年新进入鲁甸县看守所、县戒毒所、昭通市戒毒所的所有强制戒毒人员,包括本籍和外地吸毒者。

1.2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新收的强制戒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同时对每一个调查对象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

1.3质量控制:采用两种以上试剂对血清各进行一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次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者,送昭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

2结果

2.1人口学资料:本次共监测1630人,其中男性1546人、占94.85%、女性84人、占5.15%,文化程度偏低,其中高中占5%、初中占30%、小学占45%、文盲占20%,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58岁,平均年龄30岁,年龄主要分布在25-40岁有870人,占53.37%。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有825人,占50.61%,监测对象以昭通市区及其所辖县区为主,其中鲁甸县占30%、流动人口占5%,以汉族为主、占59.1%,其次为回族、占37.9%,彝族占1.4%,其他民族占1.6%。

2.2HIV感染情况:2005年共检测897例,有42例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4.68%,其中男性38例、女性4例。2006年共检测733例,有45例HIV抗体为阳性,阳性率6.14%,其中男性38例,女性7例。(见表1)

2005、2006年强戒吸毒吸毒人员及HIV感染情况(表1)

2.3吸毒方式、行为:1630例吸毒者,静脉注射吸毒1181人、占72.45%,其中共用注射器吸毒939人,占57.6%。吸毒者23.1%有性乱行为,其中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性乱吸毒者占85.21%。(见表2)

2005、2006年强戒吸毒人员吸毒方式及行为情况(表2)

3讨论

2005年、2006年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4.68%、6.14%,女性感染人数分别为4例、7例,其感染情况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性感染者上升较为明显。静脉注射和共用注射器情况较为突出,必须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吸毒者是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吸毒人群又以青少年为主,吸毒青少年均处于性萌动期与旺盛期,他们吸食毒品后,导致卖淫嫖娼和多个性伙伴等性乱行为,加速了易感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由于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的青年妇女比例同步上升,更因为妇女肩负生育子女的重任,易造成母婴传播,使患艾滋病的人数急剧增加,加速扩散范围,贻害无辜幼儿;同时由于商业性活动的存在,HIV易通过嫖客或妓女这些桥梁人群扩散到一般人群,因此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艾滋病流行,社会应给予吸毒人员特别关注,尤其吸毒感染HIV者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目前我国仍是借鉴国际防控艾滋病的成功经验,对吸毒者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针具交换、100%推广使用安全套等。

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要控制其流行,主要采取管理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加大打击贩毒集团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创建无毒社区。政府、公安、卫生齐抓共管,做好HIV感染者的干预工作,防止再传播给他人,控制艾滋病在社会上的进一步扩散。

②加大艾滋病的宣传力度,不定期地举行知识讲座让大多数人知晓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③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必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做好艾滋病的免费检测和规范化治疗工作。

参考文献

[1]钟福华,陈立进等.2001-2005年广西玉林市吸毒者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与对策,《疾病监测》2006,21(6):296-298.

[2]林宏波,许妙姗等.揭阳市200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监测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06,6(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