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干预中循证药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临床用药干预中循证药学的应用价值分析

李春良

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中心卫生院湖南娄底417124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用药干预中循证药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将用药干预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用药干预后的为实验组,两组均包含45例患者。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干预后的实验组,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干预前的对照组为2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将循证药学应用于临床用药的干预中,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科学的用药方式,将用药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用药干预;循证药学;应用价值

询证药学是将药学学科和循证医学的观念和方式以及自身的需求相结合而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种药学的实践过程[1]。是药师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清晰的使用已有的科学依据,将其和临床技能、经验相融合,并考虑患者的意见,为患者进行药学服务的过程[2]。此外,临床药师还会通过查询过往资料和文献,进行评定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完整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方式,以分析临床用药干预中循证药学的应用价值,现将成果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将用药干预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临床用药干预后的为实验组,两组均包含45例患者。实验组女性患者共23例,男性患者22例,年龄介于17-59岁之间,平均年龄(38.4±4.2)岁,对照组女性患者共21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介于19-63岁之间,平均年龄(39.2±4.5)岁。本次实验通过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承诺不会中途退出,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数据未发现明显差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实验组患者实施用药干预循证药学,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查找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病例,利用循证方式将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完成后根据目前的情况以及相关资料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找寻循证的依据,通过网络查找和患者病情比较符合的相关文献,找到合理的用药依据,然后将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将其套用至相同病症患者的治疗中。

2、若未查到相对应病情的资料,或者资料中无可以参考的用药方案,就应该按照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结合药物的使用禁忌作为用药根据。当寻找到相对应治疗后,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汇集,通过分析后选择最科学、合理的依据进行评定,最终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

3、若制定的方案在实施后仍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应该和临床相关医师进行沟通探讨,寻找中间出现的问题,并评价其使用效果,最终对方案进行修改。

1.3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根据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治疗满意度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患者年龄信息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干预后的实验组,其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干预前的对照组为20.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讨论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用药,因为西药的种类繁多,其功效和剂量、使用方式、使用禁忌均有不同,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循证药学在90年代被逐渐引用,是根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将各类文献进行收集,评估药物的证据,从而获得药物的具体效果、安全性等相关资料,对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估,并作为治疗的基本依据[3]。

循证药学的主要工作就是查阅相关证据并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将最终的治疗方案进行制定,以此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4]。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发现,将循证药学应用于临床用药的干预中能够对用药的不合理性进行控制,减少因药物不合理而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又包含药物剂量不合理、使用时间不合理、使用方式不合理、联合药物使用不合理等,任何不合理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副作用,加重病情的发展[5]。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将循证药学应用于临床用药的干预中,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科学的用药方式,将用药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惠,任丽,梁秀丽,张璐,任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循证药学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5):94-95.

[2]杨玉英,宋伟丹,张小莉.100例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1):158-159.

[3]范邦雄.基于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J/OL].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2018-12-28].42.1204.R.20161101.1109.184.html.

[4]安琪,孟海阳,杨杰,张爱玲,张晓坚.临床药师利用循证药学理论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实践[J].中国执业药师,2016,13(02):46-49.

[5]陈云艳,顾智淳,叶东旭,刘晓琰.基于循证药学的心血管临床药学服务模式[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4(08):5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