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电力设备检修管理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改善电力设备检修管理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孙源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002)

摘要:随着煤矿企业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也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采用先进的方法与手段保持设备状态良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改善电力;设备检修;提高设备;可靠性;分析

1导言

发电厂进行维修检验工作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安全生产水平,还能够增强电力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企业自身利益。对过去传统的检修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维修管理人员运用正确的观点理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极为有利。电力设备管理思路可得到更进一步的创新和提升,更好的适应电力市场发展需要。

2电力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现代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技术能够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电力企业安全、有效运行。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科学化属于现今企业组织生产与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不断自理更生、确保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性经济策略,做好发电厂中的检修管理工作是确保发电设备正常、有效,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也属于现今设备管理的重要步骤和环节,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升设备安全性,减少设备维修成本费用。

二是状态检修即对电力设备给予综合性的全面监督,观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可提前做好对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因素分析,做好对设备运用前景的预测分析工作,可根据结果明确检修时间,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这一理论可确保我国电气维修管理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化。《发电厂检修规程》中明确指出,应利用诊断技术,进一步进行和开展设备的预知维修,预知维修即事先定期做好检验、维修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商业经营的目标,告别传统事后维修制度。

3现行电力设备检修模式存在的弊端

3.1不能满足设备高可靠性运行的需要

中燃院现行的设备检修管理模式主要是临时故障检修和定期检修(也称三级保养)。临时故障检修就是哪儿坏了修哪儿,检修工作是被动的。因为航空动力试验的特殊性,试验运行对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很高,若造成试验运行中断或延误,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近年来,航空动力试验运行任务大大增加,对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种被动的检修模式已不能满足航空动力试验系统的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3.2检修标准不合理

定期检修是以时间为依据制定的周期性检修工作,虽然定期检修的周期、项目和标准的制定遵从了国家相关标准,但对检修周期和检修规模的规定,是以经验来决断的,借鉴的是前苏联的标准,不是以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为依据,已不适应当前的设备检修需要。从中燃院电力设备特点来看,设备数量多而且新旧不一,有些刚经历过更新换代,属于新设备,有些已运行了二三十年,如果沿用同一个检修周期和检修标准,就会出现在两个检修周期中间,有些存在隐患的老旧设备因得不到及时检修与维护,使隐患增大而导致故障的发生。那些较新且运行状况良好的设备,因维修过剩或频繁的拆卸、安装,造成设备损伤或安装质量下降,以及人力和材料的浪费。所以,以时间为依据的定期检修和不同设备采用同一个检修标准的情况,都是不合理的。

3.3设备检修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

中燃院现行的设备定期检修项目及操作规程是由各运行部门自行制定的。虽然各部门在制定检修项目及操作规程时参考了相关标准,但缺乏统一的标准审核管理,以至于各个部门对于同类设备的检修标准也不尽相同。因对检修效果缺少有效的管控,检修过剩或不足等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检修人员的工作态度,使有些检修项目流于形式,白白耗费了检修资源,增加了设备检修不到位的情况。

4检修管理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

一是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电力企业。发电厂设备的检修管理属于目前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电力企业不断自力更生,确保关键的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发电厂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是保证发电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二是对设备进行检修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经常维修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管理人员的懒惰现象,增强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性思维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三是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全面监督,可以对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行分析。做好设备的检修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维修时间,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这一理论,保证我国电气维修管理更加规范化的进行。

5改善设备检修模式,逐步推行设备状态检修管理

5.1设备状态检修的优势

设备状态检修是近年来出现并被逐渐推广的设备检修模式,是建立在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基础上的,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来合理制定检修计划和检修项目。其优势是:一是是主动的检修,避免了故障发生后再处理的被动局面,可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二是是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科学监测基础上的检修方式,以监测数据为判断依据,能提高设备检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三是对于运行状态良好的设备,减少了检修时间,提高了利用率。四是能延长检修时间间隔,降低设备检修风险。由于很多状态监测是在线进行的,可在不影响设备运行情况下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对劣化趋势作出正确判断,为设备检修提供可靠依据。

5.2成为改善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为适应新形势下航空动力试验运行的需要,对大量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新设备的性能优越、质量可靠,有些在有效期内已达到免维护水平。如果沿用现有的定期检修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其次,有数量相当的老旧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多,运行风险大,现行的检修模式不但不能发现故障隐患,也不能满足企业对电力设备高可靠性的要求。第三,新的航空动力试验基地建设正在展开,会增加更多的电力设备,设备的数量、规模会成倍增加,对检修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改善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的方法,就是逐步推行设备状态检修。

5.3日益成熟的监测技术为推行状态检修提供了保证

设备状态检修是建立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分析基础上的,因此实行状态检修的前提条件是可靠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目前,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技术已相对成熟,各种监测设备也在不断涌现,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较大提高,有些在线监测技术可在被测设备运行状态下对其进行连续或定时监测。例如,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充油电气设备的监测之中,绝缘在线监测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也都有了很大提升,并得到应用和推广。既为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也为维修与分析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6结论

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整个电力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在设备的安全运行中,应加强检修管理,积极开展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全面负责设备的运行情况,提高安全系数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使设备安全运行成为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车立仁.加强配电网设备运行、检修及可靠性管理提高供电可靠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124.

[2]郭创新,暴英凯,文东山,张国帆,周伟.基于改进雷达图法的电气设备检修中的人为可靠性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6,01:116-120.

[3]叶新福.加强设备检修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可调性和经济性[J].华东电力,1997,08:10-12.

[4]陈杏,宋依群,杨镜非.基于状态联动的在役设备最佳运行寿命评估模型[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