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射治疗两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乳腺癌放射治疗两种固定方式摆位误差分析

柴财生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物理室浙江杭州310022)

【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的误差。方法:将我院2015年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研究组则采用真空垫固定,治疗期间,首次治疗以及每周一次放射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扫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结果:两组患者在X轴与3D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Y轴与Z轴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35±1.30)mm和(2.45±0.35)mm,分别小于参照组在Y轴与Z轴上的摆位误差(3.56±1.24)mm、(2.80±0.25)mm,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对于乳腺托架固定体位,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能够降低摆位误差,使摆位精度得到提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摆位误差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3-0183-02

前言

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放射治疗中患者所保持的体位对临床疗效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在对头部与颈部肿瘤实施照射时所使用的面罩体位固定技术效果理想[1],然而乳腺癌放射治疗固定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仍有偏差。因此,我院展开了此次研究,现将相关成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4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24例男,21例女;年龄范围在27~78岁,平均年龄为(57.24±9.68)岁;其中25例根治术后放疗,20例保乳术后放疗。研究组23例男,22例女;年龄范围在26~78岁,平均年龄为(57.12±9.46)岁;其中27例根治术后放疗,18例保乳术后放疗。对比两组病例的基线资料,发现两组数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研究组的体位为真空垫固定体位,患者平卧负压于真空袋上方,双手将头部抱住,下肢并拢并伸直,之后将负压袋内的真空抽除,结合病人的身形来固定模型。

参照组的体位是乳腺托架固定体位,患者患侧靠于床缘,患者坐正后指导其仰卧在乳腺托架上,患侧上臂向外伸展,放在上臂支撑架上,用手将头顶处的固定手柄握好,胸壁呈水平状,激光灯打开后,使病人的矢状线和激光线相一致。

1.3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锥形束CT扫描,配准得到摆位误差,并展开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利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备显著性。

2.结果

观察表1可知,两组患者在X轴与Y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Z轴与3D轴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35±1.30)mm和(2.45±0.35)mm,与参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肿瘤放射性治疗具有长期性,治疗期间患者需接受多次摆位治疗[2]。而在此期间,患者会出现体位移动情况,故需要对其实施重复摆位才能更好地实现精准治疗。此外,放疗时患者保持体位的重复性与准确性是提高乳腺癌放疗效果的关键。放射治疗期间的摆位误差(随机误差或系统误差)现象较为普遍[3],为达到放疗的“三精”目的,必须确保较佳的体位固定技术。由于乳腺癌所处的位置较为特殊,患者的器官运动与呼吸均会使靶区发生较大的相对位移,且因肌肉紧张度与皮肤张力间有一定的差异,故易造成体位辅助器和治疗部位发生位移[4]。在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为降低摆位误差,可采用增加固定器材的手段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体位固定技术,使头脚等部位的随机误差得以减小,然而固定器材的增加并不能使X轴(左右方向)与3D轴(上下方向)的随机误差有所降低[5]。此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X轴与3D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Y轴与Z轴上的摆位误差与参照组相比,数据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与乳腺托架固定技术相比,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可使摆位偏差减小,提升摆位精度,临床推广意义较大。

【参考文献】

[1]黄家文,邹钦凤,张梅芳等.不同固定方式对乳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3):2883-2885.

[2]赵雪松.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119-120.

[3]成俊,周春,杨宁等.乳腺癌放射治疗真空垫固定摆位的影响因素可行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6):5881.

[4]张胜峰,陈艳灿,招什武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7):812-813.

[5]王媛媛.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两种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