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272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焦虑症患者272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李春燕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电生理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分析焦虑症患者心律失常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72例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确诊为焦虑症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自我症状的记录和对应时间心电图对照比较出现3种心电图表现,分别为心律失常、ST-T改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常见类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复合型异常,心律失常例数、比例分别为32例(11.8%)、4例(1.5%)、136例(50.0%)、52例(19.1%)、12例(4.4%)、16例(5.9%)、10例(3.7%)、2例(0.7%)、2例(0.7%)、6例(2.0%)。结论:焦虑症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医师应当强化对精神和心理性疾病的认识,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时诊断该类疾病患者,应用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使患者心理症状得到改善,降低心律失常出现。

【关键词】焦虑症;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3-0160-02

在较大社会或心理压力作用下人们经常会出现躯体疾病和各种心理障碍,持续焦虑、抑郁情况能够引发心血管事件[1]。相关研究认为焦虑症能够诱发和促进心血管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而动态心电图能够将两者关系及时反映出来,本文选择我院收治27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72例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确诊为焦虑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心前区不适、烦躁、胸闷存在,患者年龄33~59岁,平均年龄(43.5±3.8)岁,72例男性、200例女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24小时长程采样由美国通用3通道分析系统实现,同时叮嘱患者对生活日志进行记录,记录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专人剔除伪差及专业医师诊断分析,偶发为早搏小于720次/24小时,频发为早搏大于720次/24小时,复合型异常为同时有3项以上心电图异常[2]。

2.结果

患者自我症状的记录和对应时间心电图对照比较出现3种心电图表现,分别为心律失常、ST-T改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常见类型、例数、比例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32例,比例11.8%;窦性心动过缓4例,比例1.5%;偶发房性早搏136例,比例为50.0%;偶发室性早搏52例,比例为19.1%;频发房性早搏12例,比例4.4%;频发室性早搏16例,比例5.9%;房性心动过速10例,比例3.7%;室性心动过速2例,比例0.7%;传导阻滞2例,比例0.7%;复合型异常6例,比例2.0%。

3.讨论

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临床相包括持续性或发作性情绪焦虑和紧张,常伴有不明显躯体症状,常见的有头痛、头昏、心悸、胸闷、口干、呼吸困难、出汗、尿频、运动不安、震颤等,恐惧和紧张程度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人群具有5%左右发生率[3]。相关研究显示,焦虑症患者会出现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体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出现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包括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促凝血物质和血管紧张素释放、而茶酚胺分泌过多等[4]。患有无器质性疾病焦虑症患者,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而将β受体激活,增加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复极离散度[5]。

本研究中,患者自我症状的记录和对应时间心电图对照比较出现3种心电图表现,分别为心律失常、ST-T改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常见类型、例数、比例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32例,比例11.8%;窦性心动过缓4例,比例1.5%;偶发房性早搏136例,比例为50.0%;偶发室性早搏52例,比例为19.1%;频发房性早搏12例,比例4.4%;频发室性早搏16例,比例5.9%;房性心动过速10例,比例3.7%;室性心动过速2例,比例0.7%;传导阻滞2例,比例0.7%;复合型异常6例,比例2.0%。综上所述,焦虑症患者就医时常主述乏力、胸闷、心悸等心血管症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其他检查不存在器质性疾病,临床医师通常没有充分认识该类患者,没有结合心律失常的促进和诱发因素有效开展治疗。因此,临床医师应当强化对精神和心理性疾病的认识,及时诊断该类疾病患者,应用小剂量抗焦虑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使患者心理症状得到改善,进而提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出现。

【参考文献】

[1]房爱萍,王昕.伴抑郁症或焦虑症心血管疾病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5,14(3):182-183.

[2]刘政疆,周矗,薛克栋等.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10):98-101.

[3]计秀玲.伴发抑郁、焦虑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与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130-131.

[4]张颖,张爱伦.伴抑郁或焦虑症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性别及心律失常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3):255-256,259.

[5]祝玫玉,宋杰,李戈兵等.焦虑抑郁症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42):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