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学生素养

尹贵庆

尹贵庆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精神品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超越。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等民族优良传统;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的民族精神。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月,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共同构筑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具体体现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传统之中,它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孕育的结果,又是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代精神的文化之基。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时代精神无不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那如何发挥红色文化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是当前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德育实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注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教室内班训上框,名人名言上墙,班班有黑板报,室外走廊嵌上红色名人画像,如黄继光、董存瑞等。过道也有文明警示语和红色人物画像及先进故事。这些环境设施建设,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精神,提升了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其次,注重校园文化宣传。学校建有多元的宣传阵地,拥有红领巾广播站,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周三安排了专题的红色教育广播,讲一些红色先进人物的故事和红色基地的简介等等。编有红领巾小报,开辟有红领巾宣传专栏。宣传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师生中的好人好事、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等为主要内容,树立榜样,通过声、像、专栏大力宣传红色教育,让师生看得到、学得会、做得到。学校操场的西北角专门设置“红色文化宣传墙”里面定期向学生介绍英雄人物,红色故事宣扬红色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每学期学校都开展校园和班级文化检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形成,让文化馨香充满校园。

二、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要想真正地把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发挥到实处,必须让学生切实感受红色资源的存在利用周末的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去烈士陵园为英雄扫墓,到老红军家里听老红军讲故事等等。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制定学生参观教育基地的详细计划,组织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涵。组织学生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重温那段历史,重走那段两万五千里,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那份艰辛。

三、学校中多多开展与弘扬红色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学生成为宣传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小主人如,学习雷锋精神的演讲比赛,比赛在全校开展,老师指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力作用。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和演讲的过程中,觉悟得以提高,思想得以升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比如,让低年级学生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闪闪红星》等;组织中年级的学生歌唱《祖国祖国我爱您》《东方红》等革命歌曲。观看红色影视,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观看精选《闪闪的红星》《英雄儿女》等多部红色经典电影,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定期为学生放映,并及时组织开展影评,写出心得体会。

四、充分运用好本学校的网络资源,办好红色网站网络的发展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开设“红色资源”网站,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行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红色文化的作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见的,它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只有积极主动地发:掘红色资源,构建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经受实践的锻炼,才能使其免受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在理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力发扬革命精神,唱响红色教育,让红色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