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妇科检查注意事项

段雅芸

段雅芸

(米易县攀莲镇卫生院;四川攀枝花617200)

妇科检查可将各种妇科疾病及早检出,在保证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癌症危害方面作用显著。定期开展妇科检查,是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的重要体。在妇科检查时,重视对注意事项掌握,是确保各项检查操作可顺利实施,获取准确结果的关键。

1检查前注意事项

1.1选择合适时机

向患者强调月经期不适合做妇科检查,因细菌易进入,引发或加重生殖器官炎症。另外,可增加脱落子宫内膜碎片向输卵管、子宫肌壁甚至盆腔内进入的风险,进而引发子宫内膜异位。月经结束后3-7d,为最佳检测时间;若已满20岁或已有性生活,需每年安排一次妇科检查;若无性生活,但自觉有不适,也需到院检查。

1.2完善检查前准备

(1)禁止阴道冲洗:告知受检查,在开展妇科检查前,需禁止做阴道冲洗操作,因经灌洗后,可能影响到潜在癌细胞的检出。检查前一天,用清水对外阴清洗即可;(2)禁止夫妻生活:开展妇科检查前,需禁夫妻生活,以避免阴道内环境受到影响。对切片样本抽取时,若有残存精液,可有一些异常细胞混入,使检查结果出现异常;(3)避免使用阴道药物:检查前,避免取阴道用药使用,以免对切片样本造成影响。

1.3保持愉悦心情

因妇科检查为隐私部位,加之需接受医生问询,故易有紧张、恐惧心理,应勇敢正视各项检查操作,保持情绪放松,促使腹部和盆度肌肉松弛,以为医生开展检查创造理想条件。

2检查中需注意事项

2.1全身检查注意要点

(1)基础测量:包括血压、体温、呼吸等,依据需要,可同时对体重、身高测量;(2)其它:包括神志、乳房、精神状态、淋巴结、面容、皮肤等。

2.2腹部检查注意要点

在妇科检查中,腹部检查为重要组成,需在开展盆腔检查前实施,通过观察,了解腹部是否呈蛙腹状或隆起,腹壁有无腹直肌分离、瘢痕、妊娠纹等。对腹壁厚度扪诊,以掌握具体厚度;了解肾脏、脾脏、肝脏有无压痛及增大,腹部有无肌肉紧张、反跳痛,有无包块扪及。有包块时,需对包块的活动度、大小、质地、形状及表面特征掌握。叩诊时,需对浊音和鼓音分布范围掌握,是否有移动性浊音存在。若有妊娠合并,需对宫底高度、胎动、胎心等检查。

2.3盆腔检查注意要点

基本要求:(1)检查者需对被检查者予以充分关怀,语言亲切、态度温和,动作需轻柔,(2)检查前需告知患者将小便解除,大便排空,依据需要,作导尿处理,以将膀胱排空;(3)每完成一人的检查,于臀部下垫置的纸单或垫单需更换,以降低交叉感染率;(4)除合并尿瘘的患者,部分情况下,需取膝胸体位,其它盆腔检查,多通过膀胱截石位完成。将患者臀部于台缘放置,略抬高头部,两手于身旁平放,松弛腹肌。检查者立在患者两腿中间,面向患者;(5)盆腔检查需避免在经期开展,若出现异常出血的情况,必需开展检查。在开展检查前,需对外阴作消毒处理,取无菌器械及手套应用,以降低感染风险;(6)针对未婚的病例,严禁作阴道窥器检查及双合诊检查,应限于直肠-腹部诊。若必需实施,可先将操作步骤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在获取同意后,方可缓慢进入,开展扪诊诊断。男医师在检查未婚者时,需有其它医护人员陪同,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缓解受检者不适心理;(7)针对疑有盆腔内病变,但高度紧张配合度不佳、腹壁肥厚或未婚患者,检查效果不理想时,可取哌替啶于肌内注射,必要时,甚至可行骶管麻醉,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检查内容及方法概括:(1)外阴部检查:对阴毛分布和多少情况、外阴发育情况观察,并了解有无畸形、肿块、皮炎,注意皮肤和粘膜质量、色泽变化,有无萎缩或变薄,有无增厚。后用右手拇、食指将小阴唇分开,对尿道口、阴道口、阴道前庭暴露。未婚者因处女膜呈未破状态,阴道口可容食指;而已婚者可容两指;若受检者为经产妇,可有子宫脱垂、后壁膨出、尿失禁等表现;(2)阴道窥器检查:需依据阴道壁松弛情况,对大小适宜的阴道窥器选用。检查方法:合拢阴道窥器两叶,对中部螺丝旋转,将侧部螺丝放松,用肥皂或石蜡油对两叶前端润滑,以使于阴道口插入时患者的不适感予以防范;取阴道窥器放置前,应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将两侧小阴唇分开,对阴道口暴露,右手持阴道窥器,将敏感尿道周围区避开,直接沿阴道侧后壁向阴道内缓慢插入,后向上向后推进,边做推进动作,边将两叶转平,渐张开,至宫颈完全暴露。取出时,侧部螺丝旋松,两叶合拢后,再作取出动作;(3)双合诊:在开展检查时,医师用一手的一或两指于阴道内置入,另一手于腹部放置配合检查,以对阴道,宫旁结缔组织、宫体等情况掌握。

3小结

近年来,随着女性生存压力的增大,加之不良生活行为增多,明显增加了妇科疾病的患病比例,女性恶性肿瘤也渐趋年轻化,故重视开展妇科检查,对检出宫颈癌等恶性疾病意义显著,同时,也便于了解女性内生殖器官健康水平,包括阴道、输卵管、子宫等。在对相关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后,早预防和早治疗,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